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山大学探索课程思政 青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2020-07-30 16:32
新华社
作者:

  “我们从课本走向了社会,在实践中提出疑问,然后解决疑问。”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学生陈俊彤说。大三那年,陈俊彤参与了学院组织的调研,扎根基层养老院进行访谈调查。

  历时两年,一本集合了本科生调研报告的书籍于近日出版,陈俊彤采写的关于公办敬老院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也收录其中。

  此书收录了调研小组所完成的10篇调研报告,分别聚焦于养老服务、教育扶贫、社会组织与基层社会服务供给三个重要的民生领域。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谭安奎介绍,让青年学生扎根中国治理的丰富实践,围绕国家治理的诸多领域开展调查研究,以青年学生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扎根中国治理实践 探求公共事务新知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学科传统历史悠久,逐渐形成了“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办学理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院将中国治理的丰富实践作为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新知之源。

  学生深入国家治理与民生问题的现场,深入剖析珠三角地区的四个改革案例,加深了对养老服务的中国实践的认知;以入学公平、慈善融资与对口就业等三个方面的案例为切入点,对社会流动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启发的新见解;同时,还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入手,讲述了社会治理转型背景下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永杰说:“让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走进现实世界,在各种碰撞中认识和思索政策改革的得与失,在此过程中进行中国治理的经验梳理。”

  “这次社会调研是我本科期间收获最丰富的项目,它也进一步激发了我探索新知的兴趣和热情。”陈俊彤说。

  涵育学生家国情怀 尝试特色课程思政

  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在深入理解“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的基础上,既体会大国治理之难,又增强道路自信,从而提升他们的公共精神、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学生马晓蓝对此深有感触:“纸上得来终觉浅,走入社会民生的调查实践让我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更加全面而深刻地掌握课程知识,同时也引领我们自发地关注老年人、儿童和社会弱势群体,加深对社会民生问题的思考。”

  深入的社会调研丰富了同学们对社会复杂性的体验,与此同时,他们也真切地认识到党和国家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智慧。“我希望以后能够在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方向持续开展研究,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马晓蓝说。

  谭安奎表示,这是学院对立德树人新形式的一种探索。在他看来,开拓新知源泉、操练研究方法、提升家国情怀、反哺课程思政,这是学院对系列报告的四个期待。在共同的思政课程之外,大学中的各学科、各专业如何发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要素,这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

  未来,政务学院将把调查研究的系列成果打造成具有学院和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载体,为课程思政提供“硬核”支撑。由青年学生讲述的中国治理故事,其价值、情怀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