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年领军人才何以涌现——南京大学国家实验室实验班教学改革纪实
2020-11-20 11:45
光明日报
作者:

  “优秀人才是可以扎堆出现的。”提到南京大学国家实验室实验班(以下简称“国家实验班”)对基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意义,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主任邢定钰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这句话的背后有着扎实的数据支持。

  自2009年创建以来,“国家实验班”已经培养出近百名优秀博士。据统计,第一届“国家实验班”中物理学院的27名学生,近一半只用4年就取得博士学位,超10%的学生获得了南大优秀博士生毕业论文,远高于普通培养模式的数据。目前,从“国家实验班”毕业的大部分学生均在从事与学科相关工作。以第一届“国家实验班”为例,41名毕业生中有近一半在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慕尼黑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从事教学以及研发工作。

  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仰望星空的“领跑者”。南京大学国家实验室实验班在十余年的探索中,不断积累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针对目前创新型领军人才选育的症结,“国家实验班”是如何精准高效选拔和培育创新型人才?“国家实验班”何以能让青年优秀人才“扎堆出现”?

  研究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

  时间回到2009年。

  彼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机遇期——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正式吹响“建设人才强国”总号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过,更勾勒出了未来教育改革的路线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现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在面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问题时,总体上还不能完全满足,存在着成才率低、流失率高、教育资源浪费大等问题。

  为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邢定钰等国家实验室相关人员于2009年提出创建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实验班的设想——以国家实验室的名义,面向物理、化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三院招生。按照设想,“国家实验班”将利用正在筹建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为实体,定位为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学等学科,选拔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验技能过硬、思维能力出众和对前沿科学敏感度高的研究型后备领军人才。

  在学校领导及相关部处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实验班于2009年获批并启动。“国家实验班”采用本科—硕士—博士八年一贯制培养方式,科研资源集中、师资力量丰厚、培养模式先进。之后,赶上教育部“2011计划”的协同创新机遇期,南京大学又正值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调整档口,“国家实验班”迎来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由此,领军人才培养的“探索之旅”正式启程。

  助力科研的革新之路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然而,创新型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仍存在着育人导向模糊不清、选拔形式单一僵化、培养过程缺乏连贯等现实问题。

  南京大学针对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其中包括以“国家实验班”为载体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新模式,由院士、“长江学者”组成的导师“天团”,不拘一格地选拔了一批优秀学生,形成了一个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新模式和平台。综合评价学生,选拔早;不唯学分绩,着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试行导师流动机制,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科研计划;专项津贴解决学生后顾之忧……一项项创新举措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回忆起自己进入“国家实验班”的经历,首届毕业生、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雎长城坦言自己“在大学一二年级时考试成绩不算很好”。最终,他在面试环节脱颖而出,顺利入选。

  事实上,在第一届进入实验班的同学中,有很多像雎长城一样自推意向强、学术积极性高的同学。“国家实验班”以“学分绩+专业面试”为选拔标准,把综合素质作为主要选拔因素,注重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聚焦有志于投身基础研究的优秀人才。这种大胆的选拔模式打破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局限,从一开始,就为综合水平高、自主能力强的同学提供了后续科研的培养资格与配套资源。

  “国家实验班”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从学生兴趣点出发为每个人“量身打造”科研计划。秉持“对导师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双向选择机制,试行导师流动机制。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潜能得以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也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第一届入选“国家实验班”的唐峰就在这种自由轻松的学术氛围中找到了最适合的研究方向。“理论、实验、计算等,我先后换了4个课题组。”唐峰表示,实验班不仅拥有大量具有过硬学术资历的优秀导师,而且这些“大咖”级老师还是“共享”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导师,甚至是研究方向。2019年,唐峰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在《自然》《自然·物理》《科学·进展》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三篇学术论文,成为青年科研新星。

  为了让同学们全心投入科研学习中,“国家实验班”在本科期间每月发放专项津贴,并通过入学一次性奖励和“英才计划”等方式,尽可能提高学生待遇。“我是农村出来的小孩儿,当时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出去做兼职,进入实验班后,专项津贴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可以专心做科研。”雎长城说。

  培育有归属感的创新力量

  “‘出口决定进口’,最好的生源绝不能放跑。”“国家实验班”导师吕笑梅认为,除了创新的机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等,如何更好地结合政策吸引优秀学生的加入,并将优秀学生留在国内发展是我们人才培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谈及在“国家实验班”的经历,胡逢睿印象最深的,还是8年生活积累下来的集体归属感。“‘国家实验班’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读研期间同学们交流很多,一起发表文章,平常私下关于实验的想法也多有交流。”

  不仅是胡逢睿,雎长城的8年科研生活也深深受益于“国家实验班”的建制。“我们是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进入‘国家实验班’的,同学间通过合作解决了很多问题,一直延续到现在。”毕业后的雎长城和同学蒋尚池继续合作,共同创办了高新科技公司——南京迈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精密仪器研发和制造,在半导体高新行业为国家卡脖子问题努力探索研发。同时,他们还为南京大学PT实验室的建设出谋划策。

  据了解,“国家实验班”专门配备一名教师作为班主任,尽力为学生营造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的氛围,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如班级座谈会、迎新年聚会、暑假参访校友企业等。这种协同创新的班集体模式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打破了研究生通常只在课题组内交流的壁垒,有利于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成果产出。

  这样的集体归属感也慢慢升华为学生们对祖国的一种认同。

  “国家实验班”绝大部分同学出国深造后,仍选择回国发展。“我的导师于扬老师在国外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国。”第一届“国家实验班”学生龚明现就职于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他追随导师的科研步伐,前往海外进行联合培养交流,博士毕业后同样选择回国。

  “回望南京大学‘国家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探索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足的反思。例如,由于超前意识导致经验不足;在实际执行时,硕博学制衔接、延期期间的博士待遇解决不很顺畅,研究生培养阶段班集体建设、使命感培养还需加强等等。”邢定钰表示,今年,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本硕博阶段的贯通培养。“国家实验班”将不断进行创新与教学改革的探索,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