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一项价值5.2亿元的专利却花了7年时间申请,高校专利转化究竟有多难?
2020-08-14 13:52:00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作者:

  2019年5月,一条有关一个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山东理工大学一位教授的一项技术专利竟然卖出了 5.2 亿元的天价!其中 80%,也就是价值 4 亿多元的收益,归这位教授所属的科研团队所有。

  但在成功的背后,科研团队前后历经了七年的专利申报,实现转化的过程更是发人深思。

  这项科技成果主要是一种新型无氯氟发泡剂技术——聚氨酯化学发泡剂技术,由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历经 10 余年研究完成。

  聚氨酯泡沫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保温性能好,小到家里的沙发、床垫,大到计算机构建、汽车内饰、天然气管道、甚至航天器都需要用到。多年以来,发泡剂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

  传统的物理发泡剂已经更新四代,但仍然含有氯、氟等卤素。而毕玉遂教授研发的新型无氯氟化学发泡剂,不仅打破了国际垄断,更解决了让所有人关心的环保问题,有可能来摆脱氯元素,或者氟元素的依赖。

  氯氟烃对大气臭氧层有极强的破坏作用。《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公约规定,2030年以前全面禁止所有含氯氟烃类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这意味着,淘汰氯氟烃势在必行。

  由中国科学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中,新型无氯氟化学发泡剂未检测出氯元素、氟元素,而ODP(臭氧消耗潜能值)与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两项指标检测结果均显示为0,大大低于目前使用的2代、3代、4代物理发泡剂,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我国和欧盟各国的相关标准要求,而且成本更低。

检测结果

  事实上,早在2003 年,毕玉遂教授便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新型发泡剂技术的研究上。经过 7 年艰苦攻关,他带领团队研制出用化学方法生产聚氨酯泡沫的发泡技术,达到了不产生含氯氟元素物质的领先技术水平。这一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既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前景,又具备完美的环境效益预期。

  然而,这一科技成果却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营,主要是因为一直没有完成专利保护的申请。

  专利保护申请的艰难历程

  从 2010 年实现技术突破起,科研团队就启动了专利申请,然而过程非常艰难,毕玉遂教授团队尝试了各种方式,都未能实现在保证技术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转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直未能找到一家既懂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又熟悉发泡剂技术的专利服务机构。

  因为成果持有方认为,如果专利服务机构工作不专业、 保护不得力,只要泄露“无氯氟”“化学法”等几个关键词,国外同行就会利用其技术积累和专利体系优势开展反向研究,迅速破译这项技术。

  而技术突破后,实验室电脑遭遇盗窃的经历,使得研究团队对专利申请更加谨慎。

  随后, 团队为了技术保密,申请了 4 项国防专利。

  而一旦被授权未经国家许可,任何人不得实施转化,技术成果又有束之高阁的可能。

  因未获得专利保护,三年时间里,团队在向 企业推荐技术的过程中,因无法透露技术细节,使企业无法评价其技术前景,最终也未能成功实施成果转化。

  2013 年,科研团队求助学校领导层,联系山东省科技厅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过专家协助,申请了两件简单的外围专利之后,专利推进工作又被迫暂停了。

  这次专利申报中断主要是由于技术保密,并缺少论文支撑,不能对其技术前景进行有效预测分析,专家们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无法对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

  至此,这一新型发泡剂技术也成了业内比较知名的“非共识”技术。在一次次协调、沟通之后,两年仍然未达成一致意见的评审。

  2016 年初,时任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的王学真给国务院写信,详细说明“无氯氟聚氨酯发泡剂”的有关情况。

  2016 年 4 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派出调研组来到学校考察, 经过调研讨论,做出了“强化专利布局,扩大保护主题,从全球范围内着眼”,最大限度保护科研成果的建议。

  此后, 迅速选调专业人员成立知识产权服务团队,各方密切配合,撰写了核心技术的专利申报书,最终完成了4件国内核心 发明专利和1项 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协定)专利的申请工作。

  该技术成果前后申请38件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件获得了专利授权,2件PCT专利申 请。

  有了核心技术专利,2017年4月,山东理工大学与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签订《专利技术独占许可合同》,以5.2亿元转让发泡剂技术2项专利,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聚氨酯化学发泡剂技术正式开启产业化进程。

  根据山东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毕玉遂教授团队将获得4亿多元的收益,至此,这一高校科技成果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此项专利转化暴露出的问题

  该技术自2003年启动研发,历经7年多的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但从实验室走向企业进行产业化,前后却又花费了长达7年的漫长探索,恰恰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依然存在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中介服务机构门类不全,专业水平亟需提升

  首先,中介服务机构的门类不齐,该技术在申报专利时发现,几乎找不到一家专利服务机构符合其“既懂知识产权保护、又了解发泡剂技术”的要求。

  其次,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水平亟需提升,主要是专利申报服务能力不足, 具体表现在:

  专利布局不够精准、专利申报书撰写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专利授权后对科研成果权益的保护力度不足。

  而国家知识产权局组建的专业服务团队经过调研,通过强化专利布局,扩大保护主题,科学合理扩大“专利保护圈”,完成了4件国内核心发明专利和1项PTC专利的申请;专利申报书也从初期外围专利证书的薄薄几页,到最终核心专利书超过200页;最重要的是在专利的完备度上,最大可能地减少了专利漏洞,降低被侵权风险和维权成本。

  专利申请过程中的信任无法有效建立,依靠政府信用背书

  在现有的专利申请制度体系框架内,高校及其科研团队、科技中介机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行业企业之间仍然存在合作信用未建立的问题。

  本案例作为一项非共识性技术,不仅缺乏公开发表的论文、行业信息等方面的材料支持, 而且其技术特点也使科研团队无法向他不信任的中介机构、专家团队、意向企业等合作方详细说明其相关的技术细节,这从团队申请国防专利时的心态、申请外围专利时的顾虑 可见一斑。

  因此,在“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评价—专利授权” 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三方的循环。虽然,学校和科研团队多次向科技主管部门寻求帮助,科技部、环保部等多批专家也分别到学校进行调研工作,但是,由于技术需要保密, 在缺乏论文、数据等支撑材料的情况下,评审专家们无法完全统一意见,最终均无法获得专利认可授权。

  最后,团队不得求助政府,在经政府批准后,由相关部门派出专人组建专门专家团队,在微观专利导航的指导下,才使得发泡剂技术获得了国家和国际专利。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全链条服务专业水平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

  被毕教授称为“能获诺贝尔奖的”发泡剂技术既有广阔市场前景,又符合环保标准,按理应该很容易被企业接受实现转化。

  然而,在获得技术专利之前,因为科研团队未向企业披露相关技术细节,与多家企业接洽后均未能达成合作意向。

  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无法评价该技术是否符合自身技术升级需求,对技术价值也无法做出合理判断,这又转回到了专利申报环节。

  只有获得专利授权,才能公开技术细节,再与相关企业开展谈判,最后达成转化合作协议。本案例凸显出了当前高校与产业行业的技术转化供需对接机制面临的不足问题。

  高校的科研成果如果未经专利认可,企业则无法有效评价其技术的市场价值,对其技术成果的需求动力不足,从而导致校企双方错过了技术研发初期的合作可能性,既延缓了科研成果的推进节奏,又增加了双方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与此同时,此类校企技术对接基本是由科研团队在联系接洽,高校相关部门机构参与不够。

如何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通过山东理工大学的专利技术转化案例可知,要想提高高校科技成果在专利申请、转移转化等方面的效率, 应在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职能定位的基础上,以系统构建的思维,明确各主体发展方向,修订相关政策制度,营造有利环境,切实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

  明晰转化链条上各主体职责定位,确保形成衔接 顺畅的体系

  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应该通过修订完善法律,制定适宜政策,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有利环境,并授权或委托各类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技术标准,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诸如资金、法律、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

  高校及其教师群体作为科研主体主要承接各类科研任务、技术攻关项目,在各项目委托人资助或自主筹资的基础上开展研发,获得科技成果。

  高校作为主管单位应该依据现有法律政策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有能力的教师积极参与科技研发、校企对接、转化实施等成果转化工作。

  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对科技成果有需求的企业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前者需要运用新技术成果提升产品竞争力以保持或提升营利能力,后者主要从事转化中介服务,主要负责对接各类主体,为技术需求方寻找合适技术,为现有技 术成果寻找具有合作意向的对象。

  发挥高校人才集聚优势,加强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建设

  首先,高校拥有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积累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对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和前沿发展最清楚,通过制度改革释放人才红利,引导各类专家积极参与做强技术咨询、服务指导的大市场。

  其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只是进行技术供求对接,还需要法律、金融、风险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不同类型的中介机构的协同。同样,高校在上述领域拥有数量众多的专家能手,可挖掘资源潜力巨大。

  当然,理想的转化效率都无法离开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上述要素的集合和有效运转都需要在市场环境中进行配置和调节,这就要摆脱政府行政命令式的单向推动,改为以 利益为纽带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实现。

  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厘清各主体关系,设置好各主体市场参与规则,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规则,通过探索,逐步将科技成果转化环节推向市场。

  完善法律政策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适宜环境

  案例折射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高校、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等在专利申请中的信任和诚信问题,技术发明人始终难以消除疑虑而向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披露相关技术细节。

  而建立主体间的信任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建设,不能奢望任意一项专利申请都能获得国家部委的背书,以此建立起合作诚信。

  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从专利侵权行为的确定、 专利侵权的惩罚等多个方面尽快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化法规,以建立专利申请委托代理人彼此间的信任与诚信。

  加快试点探索,推动高校转化机构的市场化运行

  国家要加快试点建设,探索其市场化运营规律,摸索问题,总结经验,再对相关法律政策进行协同调整。

  与此同时,要逐步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专业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从政策的层面上明晰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概念及其重要组成,并对其贡献如何界定尽快出台指导性原则以便高校有法可依。

  引导高校内部教职工向转化机构流动,以此提高成果转化机构工作人员、科研成果行政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本文整理自中国高校科技杂志:如何畅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_以一项技术专利成功转化为例_徐明波

  整理:袁玉凝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0-02-22 1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