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掌握康复秘籍,传递健康希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020-06-16 10:20:00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作者: 本站编辑 曾艾琳

  想学习大健康行业中的新兴学科么?想掌握进行骨骼肌肉训练及疲劳损伤后康复的秘籍吗?想成为帮助病人改善身体功能的专业治疗师吗?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等你来!

  人才需求

  我国康复医学是从专业学科划分出来的独立医学学科,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的机遇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充实到这个队伍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老年病、功能障碍问题的凸显,及交通工伤事故、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要求不断地提高,社会的康复需求不断增加,康复治疗人才的缺口日益凸显。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卫生部康复资源调查分析显示,目前全国康复治疗师缺口超过30万人,康复治疗人才的严重缺乏成为康复医学发展的瓶颈,康复治疗人才市场需求巨大。

  云南省约4771万人,按最低要求,康复治疗师数量应在12166人,而相关高等院校培养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数量及质量远低于康复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对康复治疗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大。全省各市都需要培养大量的中高水平专业康复人才,充实到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基层康复治疗工作,行业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卫生和社会工作等行业的康复技师岗位所必需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

  ▶ 专业特色之一

  市场紧缺,就业好。康复治疗人才的紧缺和当前“大健康”产业迅猛发展,人口老龄化突出,人们对健康生活理念的增强使得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 专业特色之二

  融入1+X课证融合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以康复治疗士资格证考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保证学生职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走“理论教学+课程实践+临床见习+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两模块四角度协同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并积极推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产业密切对接,院内康养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勤工助学的平台,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

  ▶ 专业特色之三

  学历晋升平台优势。学校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搭建了学历晋升的通道,专科学生能够通过专升本途径提升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

  ▶ 专业特色之四

  产业对接密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与产业对接密切,院内康养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勤工助学的平台。“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聘请三甲医院、行业知名专家教授如云南省红会医院疼痛科主任常洪教授等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指导和新教师培训及教学。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师资团队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专业特色之五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对泰国、印度、孟加拉等国家109名留学生进行传统康复疗法授课。

留学生体验中医诊脉

泰国女子教会学校学习中医传统康复治疗

泰国南邦育才学校留学生

泰国吞武里大学留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生理学、病理学、康复评定技术、临床医学概论、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专业拓展课程:康复工程技术、社区康复、老年康复、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

  线上特色课程:晓咚教您学推拿

  线下特色课程:音乐治疗、中医养生康复学、急救技术、瑜伽、医学营养学。

  实训课

  师资队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共配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13人;专业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2人,讲师职称17人。现有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22人,比例73.3%,双师型教师26人,占86.7%。教师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支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1项;省厅级5项;校级重点4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7部,云教材在建2部;实用新型专利2项;校级质量工程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可支配科研经费38.6万元。同时,系部还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基层乡村医师中西医康复技能培训4批;社会服务10余项等科研工作。

常洪 专业带头人

  主任医师,从事临床麻醉、康复疼痛治疗和干部体检工作。曾任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疼痛治疗科主任,中华疼痛治疗第四临床中心主任。现任中华健康管理学会委员,云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云南省疼痛学会委员,云南省老年医学会委员。

叶斌 专业带头人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引进高端人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案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康复医学装备专业技术委员会常委,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民营医院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骨科康复主任委员;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上海市康复科技一等奖。主持研究课题2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5项、市级级3项、院级21项,现在研课题国家级1项、省级1项、院级1项。发表论文50余篇,近5年发表16篇,副主编专著7部、主编专著5部。

胡中  专业骨干教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曽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理事,中国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现任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云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云南省康复医师协会副主委;云南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医疗设备招标机构医学专家等社会兼职。

郭村晓 专业骨干教师

  硕士研究生,双师型教师,现担任康复医学系主任,云南省康复医学会理事、云南省高校康复治疗学教育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云南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针灸推拿分会委员、中国针灸协会会员等。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1项,厅级1项,指导1项,校级1项,质量工程3项;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1部。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学术文章15篇。担任医学美容专业《针灸推拿学》主干课程教学任务,课程内容易学易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荣获“教书育人楷模“、校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称号。

  实习实训

  校内实训室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拥有校内实验室10间,建筑面积1290㎡,拥有包括运动疗法实验室、吞咽言语&作业治疗实验室、物理因子治疗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儿童康复实验室、中医传统康复理实一体化实验室、ADL模拟家居实验室、中医推拿实验室、医学营养实验室和医疗美容实验室等10个不同功能的实验区,区域内配备有各类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相关设备200余台(套),价值在617.4万元。

运动疗法实验室

物理因子实验室

儿童康复治疗实验室

医学营养实验室

吞咽语言&作业治疗实验室

康复工程实验室

医学美容实验室

中医推拿实验室

  校外实践基地及校企合作单位

  校外实践基地现有已签约挂牌的非直属附属医院6家,分别是昆明官房康复医院、华坪县中医医院、安宁市中医医院、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安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禄劝忠爱医院;教学医院3家: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宁鑫湖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同时还拥有包括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玉溪市中医医院、弥勒市中医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云南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为协约挂牌实习基地,确保了学院学生在分阶段、分层次、分课程的不同实践教学中与行业的岗位对接培训需求。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实习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实习

  部分校外实践基地


  课程建设

  2019年3月完成了校级线上精品视频公开课《晓咚教您学推拿》,通过智慧树平台高校端口免费向全国共享课程,手机端口向社会用户开放,目前已运行3个学期。2019年选课学生达到3000人,选课高校十余所。对于校内开设《推拿按摩技术》课程的专业,结合线上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仅向校内学生开展,同时还对外国际交流方面开展双语教学,培养留学生109人,所开设的课程受到国内外师生的热烈欢迎。

  截止到2019年年底,康复医学系有《康复疗法评定学》、《美体按摩操作技术》、《中医药学概论》、《医学营养学》等4门课程获得课程改革立项,2020年将进行《功能解剖学》、《运动疗法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等3门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打造。2020年3月所有专业课程完成了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校内教师主编《新编推拿按摩实用教程》已成功申报立项校级云教材建设,预计2020年9月建设完成,投入使用。

  就业方向

  面向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保健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保健与评价工作;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从事康复治疗技术工作;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训练中心和运动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等工作;从事康复教育机构教学或培训;从事康复仪器及辅具的设计或销售;专科生可参加专升本考试且通过后可以继续本科学习。

  资格证书

  必考证书:康复治疗士/师。

  升学平台

  学校鼓励学生提升学历层次,为学生搭建全方位升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专本连读、专升本、出国留学等不同形式提升学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