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姜煜洌:选择深思熟虑,努力持之以恒——四个维度的建议
2018-06-07 16:0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宁波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姜煜洌

  一、综合的视角选大学

  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为视角。继“985”、“211”工程之后,“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在实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新发展战略,全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我省浙江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以浙江省重点高校建设为视角。自2014年起,为提升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我省启动实施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计划,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所高校入选首批重点建设高校,这些高校是我省省属高校中综合实力较强、学科特色较为明显的高校。

  以社会第三方高校评价为视角。社会第三方高校评价一般是由非官方机构对高校各类数据进行统计比较,进而排序发布。全面影响力比较大的有4个高校排行榜,分别为武书连版《中国大学评价》、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邱均平版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海软科最好大学排行榜,这4个排行榜从不同角度对我国高校加以排名比较。目前,在各大排行榜中,我省省属的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以上三个方面是选择大学过程中值得了解的宏观视角,在此基础上,框定初选范围之后,每所高校的招生章程需要仔细研读,而地域交通、就业资源、饮食习惯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微观因素。

  宁波大学,地处东海之滨,甬江之畔,与宁波这座城市血脉相连。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自宁波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后,获得了来自国家、浙江省和宁波市的重大支持,在办学资源方面得到了重大投入。近年来,学校全职引进了4个院士团队,每年净增高层次人才100余位,将有效推动学校快速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发展。

  二、理性的考量择专业

  专业的选择不要趋热避冷。在传统的院校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高校各专业(类)分数扁平化现象普遍。在平行到专业(类)的新录取投档模式下,高校各专业(类)之间的投档分数差值可能会有所拉大。志愿市场所谓的热门专业会受到更多的考生青睐,倘若一味盲目冲热门专业,志愿填报会存在一定风险。某种程度上而言,专业的冷热度取决于市场的现实需求度,但市场需求在变,一些看似很热门的专业实际已经处于饱和的状态。反之,有些优势基础专业在就业和深造选择中适应面比较宽,可持续发展性强,不会出现短时异常的“过热”现象。因此,建议未来有继续深造打算的考生,大学本科阶段可侧重于基础性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硕士阶段的专业选择创造更多机会。

  专业的选择要放眼长远。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会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考虑将来的职业方向时,要有远期规划,需要特别关注国家、区域和社会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发展新常态的全新时期,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资源投入转向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方式从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增长转向追求质量效率的集约型增长。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一大批优秀的基础学科和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考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从长远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专业。

  专业的选择要遵从内心。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人的特质和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同样,专业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选其所长,学其所想,需要兴趣引导,更需要持之以恒。

  总之,专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冷与热,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考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应该结合自身未来的发展规划、兴趣爱好和个性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遵循专业选择过程中的理性法则。

  三、科学的方法填志愿

  框选院校范围,做好专业筛选。充分使用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近3年各高校投档信息、高校招生章程、考生成绩位次这些重要信息,可以先选择10所左右的学校,缩小选择范围。原有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选择学校的办法依然适用,可以考虑前3所为冲的院校,中间4所为稳的院校,最后3所为保的院校,初步框定院校。从选定的院校中,根据往年各校专业录取情况,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选考科目不符合要求的专业删除,筛选出拟报考的专业。再仔细根据这10所院校的招生章程,在选定的专业中,进一步筛除不适宜读或不符合条件的专业,例如体检受限、单科受限专业等。

  建立志愿矩阵,排布志愿梯度。在前面的基础上,对选定的院校和专业进行排兵布阵,选择80个志愿,建立志愿矩阵。第一,将院校和专业结合,根据往年录取情况,进行排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计划数的变化。专业(类)分数的高低与计划数的多少存在关联度,高校每年对于各专业(类)的计划数安排,都会有充分的考虑,会根据高考政策和录取情况的变化做出一定的调整,往年计划量大分数较低的专业(类),有可能会因为本年度该专业(类)的调减分数有所提高。因此,请务必根据省考试院提供的计划信息,关注高校本年度专业(类)计划数的动态变化,变动大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大。第二,重点查看意向专业,准确了解专业内涵,以基本确保专业的实际与预期相符。新高考模式下,高校都会重视并突出对专业的宣传,载体一般为各高校的招生官网、官方微信和咨询电话,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查阅。考虑到招生期间,高校咨询电话异常忙碌,建议若平时已经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可以提前做好功课。第三,按兴趣调整排序。将自己最喜欢最想去的专业志愿前置,前30个专业志愿可以是“冲一冲”,中间30个专业志愿最好是“稳一稳”,最后的20个专业志愿必须是“保一保”,保持志愿的合理梯度至关重要,尤其要注意做好保底。

  用足填报数量,注意学制学费。根据志愿填报规则,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之所以将志愿上限规定为80个,存在即合理,既考虑考生志愿选择的机会与原有的机会基本相当,也有利于兼顾考生有些看重学校、有些看重专业的不同需要。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的志愿填报得多,录取的机率就增加,所以,建议考生要合理用足志愿,不要有无谓的浪费。同时,在整理志愿信息时,要注意看清楚学制、学费这些重要的字段,在学制方面,本科一般是四年或五年,专科是三年;在学费上,中外合作类办学的专业学费要高一些。

  总之, 2018届的考生有2017年的投档结果这一重要的参照系,80个志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容易填报,但在填报过程中,需要厘清基本的步骤和思路,关注特别容易变化的情况,合理定位选择的院校,科学排布志愿的梯度。

  四、努力的心态对未来

  高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但并不是唯一的!无论高考成绩如何,录取结果怎样,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新的篇章有可能心想事成,也有可能事与愿违,无论是哪种,请不要停止努力,更不能轻言放弃!漫漫人生路,所有向上的路都是艰辛的,所谓成功,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努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