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电有个调查团队发现 八成以上大学生对学校正面新闻上热搜“感到自豪”
2018-12-21 21:37: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叶璟 程振伟)大学生的时间去哪里?除了上课、学习,两成多学生每天花两小时以上刷微博,三成学生经常关注微博热搜,一半以上学生关注“微博热搜置顶的时政话题”;三成以上学生对微博热搜持肯定态度,认为“能快速传播社会新闻”,近七成学生认为微博热搜在大学生中的导向影响“取决于个人”,近八成学生对“微博上的时事是否真实准确”表示“真假参半,很难说”。

  这样的调查结果来自哪里?这是杭电青少年大数据研究中心下辖的JAVA5.0调查团队,对全国各地各类高校54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95后大学生除了离不开微博热搜,也越来越理性。不能否认的是,微博已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资讯主渠道,”调查团队负责人、杭电通信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李逍宇分析道,大学生思政工作不能放弃微博,特别是微博热搜这一重要场域。

  52.39%的大学生每天刷微博超过30分钟

  调查数据显示,在基数为542的在校大学生中,有92.99%的学生使用微博,有52.39%的学生每天刷微博超过30分钟,甚至有22.32%的人每天把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用在微博上。

  至于微博热搜,有75.09%的大学生每天有时/经常看。其中45.39%的学生通过微博热搜浏览明星八卦新闻,30.81%的学生关注社会时政新闻,23.8%的学生了解生活趣事。

  JAVA5.0团队的调查数据还显示,关于获取时事信息的诸多渠道,有41.33%的大学生看电视新闻,28.33%的学生看报纸,58.86%的学生看微信公众号,52.77%的学生看其它新闻类APP。“但综合起来看,微博特别是微博热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时事的主渠道。很多同学表示,半天不看微博热搜,就会手发痒。显然,微博热搜对不少学生而言,已经成了刚需。”团队成员陈承洁分析说。

  国内知名媒体专家、评论员邓海建认为,微博成为青少年获取资讯的主流媒体,就像上世纪广播电视报纸成为几代年轻生活中的传统媒体一样,这是媒介发展的必然;加之碎片化传播快、到达效率高、阅读成本低,起码眼下来看这是市场和用户选择的结果。“微博热搜可以看成是精缩版微博,对大学生而言,饭后花半小时刷一下热搜,50个词条很快就看完了,如此高效轻松获取即时资讯,能在与同伴交流时有共同话题,这就是热搜的便利性。”邓海建表示。

  对微博置顶时政话题,64.58%大学生“很感兴趣”

  与社会上普遍认为的“95后、00后很少关注时政,他们越来越向内”不同,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刷微博/热搜的人,30.81%的学生关注时政,64.58%的学生对微博改版新加入的“新时代”时政话题表示“会关注,很感兴趣”。

  “近些年,因为一系列负面事件,微博热搜进行了整改,增加了‘新时代’板块,着重突出展示各种正能量内容。国家层面的宣传强势介入,天然的权威性严肃性,大学生还是很买账的。这件事启发我们,大学生思政工作,决不能放弃新媒体阵地,毕竟青年/网民就在那里。”陈承洁认为。

  让调查小组印象深刻的还有,大学生对微博热搜的娱乐性有充分认识,他们更加理性,对所谓热搜事件,大多选择“不轻信”。比如,你认为微博营销水军经常出现在哪里?62.73%的学生选择娱乐八卦板块,15.87%的学生选择时政新闻,21.4%的学生选择社会热点事件。你认为微博上的时事都是真实准确的吗?78.41%的学生认为“真假参半,很难讲”。你如何看待微博热搜对大学生的导向影响?69.56%的人,选择“取决于个人”。

  邓海建分析说,媒体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容。微博是商业媒体,新闻虚假、数据污染、谣言滋生、价值混乱等乱象,也是轻量化传播难以规避的系统性缺陷。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机制和信息筛选机制的。“一方面,大学生们知道微博热搜鱼龙混杂,另一方面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是离不开它。还是要在微博热搜上多做正面议题设置,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微博改版后,新加的‘新时代’时政话题板块,受到大多学生喜爱,证明这样的尝试很有效。”

  大学生都在谈热搜内容,高校思政工作要跟上

  不难发现,大学生一方面越来越理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微博热搜内容的“无所适从”。如微博大V的言论和下面的网友评论会对你的想法产生影响吗?高达56.64%的学生表示“有影响”。对微博热搜上内容经常反转,比如之前全民热议的网红因狗殴打孕妇事件、安医生事件、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不停反转,有40.96%的人表示“很容易被大部分人的言论引导/影响”。

  “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因为价值观人生观等认知尚未完全确立,不能忽视微博热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杭电团委书记杜加友表示。

  调查组成员陈承洁认为,微博因为大量自媒体的涌入,在言论自由的同时让事实真相也变得是非难辨,这才是微博热搜真正该整顿的。不应该让慷慨激昂的言论左右青年的观点,不应该让明星头条充斥大学生接收社会信息的渠道并麻痹他们的思想,更不应该让未经作证的信息在这些群体中爆炸传播。“久而久之,大学生们对社会失去了自己的看法日渐冷漠才是最大的危害。”调查组不无担忧。

  微博热搜是客观存在,成为舆论广场,大学生都在讨论热搜内容。JAVA5.0团队的调查数据还表明,80.12%的大学生“对本校正面新闻上热搜榜很自豪,哪怕是本校中性的新闻上热搜,也会感到很开心”。所以经常看到,不少大学常给本校新闻上热搜榜“重要新闻关注”,用上“热烈祝贺我校上热搜,再成‘别人家的大学’等遣词”。高达70.85%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本校师生正面新闻上了热搜榜,会转发,并告诉在其它大学的同学,‘我们学校成了网红大学’,可以作为炫耀资本。”

  “高校不应该在微博微信、短视频、抖音等新媒体舆论宣传上消极应对,要在主流话题设置、正面新闻扩散上多下功夫。大学生都在谈论热搜内容,学生思政工作上就要跟上。接地气、学生喜爱的正能量新闻上了热搜、抖音上大家都在看都在讨论,学生的获得感是不言而喻的。”杭电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严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另一方面,对热搜等新媒体上内容庞杂、大学生难以甄别容易被带节奏,杜加友则认为,这给高校相关工作者提了个醒,如何让大学生们在海量原生态信息和情绪中辨真假、断是非、明利害,除了平台自律、职能监管,教育部门的引导和应对有必要而且很重要,也应该从粗放的自发状态进化到科学的自觉策应上来。“我现在就在思政课上有意引入热搜内容,让同学们用学到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做到不盲从,有自己的理性看法,并自觉加入到传播正面新闻和理性观点、批判错误危险观点思想的队伍中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012111017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