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把对数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痕迹留下影响更多人 张天孝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开馆
2019-11-12 22:06: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毛慈萍 陈敏)专门为数学建一座博物馆,你可听说过?杭州上城就专门建了一座以我国数学教育家张天孝老师名字命名的博物馆。

  11月12日,张天孝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正式开馆。前来参加仪式的嘉宾和领导纷纷为张天孝老师“扎根上城、辐射全国”默默为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工作奉献毕生心血的精神点赞。

 

  60多年如一日,张天孝老师深耕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先后编撰了六套教材、七套思维训练,三次获得全省乃至全国的基础教育成果奖,为我国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以及数学教育改革作出了独特的、重要的贡献,是真正的时代楷模。

  记者了解到,2016年12月27日,在“纪念张天孝老师从教60周年”大会上,上城区政府宣布建立“张天孝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历时两年多的筹建,博物馆于今年9月建成并完成布展。

  张天孝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位于枝头巷17号,面积700多平方米,馆名由我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张景中院士题写。博物馆内收藏了张天孝老师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六十余年的众多珍贵史料。其中包括教材编写的手写稿200余卷,个人无偿捐赠的图书15000余册,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三算结合教学研究”“应用问题教学研究”和“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研究”的初期文稿与相关出版物,以及不同时期张孝天老师编写的六套数学教材与七套思维训练。

  此外,博物馆还陈列了张天孝老师获得的各种荣誉奖项,从教40周年、50周年、60周年的纪念活动以及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交往的照片及影像。

  据介绍,博物馆融集陈列与展览、学习与研究等功能为一体,全面介绍了张老师的数学教育思想,立体讲述了张天孝老师丰富的数学教育人生。“我在1956年毕业后就来到了上城,1960年开始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始终探索和追求优质的数学教育。60多年来,我的人生很有充实感和价值感,我希望把自己思考与探索的痕迹留下来,影响更多的人。”张天孝老师如是说。

  “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60多年来,张天孝老师一直扎根上城,辐射全省,面向全国,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上卓越的贡献。他“一个人热爱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和他“一辈子坚持一件事”的研究精神值得全社会学习。

  在“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共话教育情怀”沙龙环节,浙江省教研室资深教研员斯苗儿,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汪培新,广西省柳州市景行小学校长韦莉,杭州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重庆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刘圣萍等这几位数学教育的领军人物深情回忆了与张天孝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再次勾画出了张天孝事业上的风采和帮助年轻人成长的深情。张天孝老师是上城教育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教师学习的榜样,上城建设张天孝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既是推动广大教师学习张天孝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激励广大教师学习张天孝精神文化的需要。

  据悉,今日张天孝小学数学教育博物馆的开馆仪式,是上城区教育学院庆祝建院60周年的首场活动,后续上城区将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学术周活动。活动以“让教育成为最美好的遇见”为主题,包含主题论坛、专题研讨、微型报告、教学展示、案例分享等活动。11月15日至16日的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更是其中的重头戏。

  张天孝小学数学博物馆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

  博物馆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枝头巷17号预约方式:闫老师 0571-87070028(去之前最好和闫老师联系,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闻+

  张天孝老师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小学数学。在“三算结合教学研究”中,改良了传统的数学运算方法,在“应用问题教学研究”中,梳理了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模型;在“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研究”中,构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体系。

  从八十年代开始,他对三项教学实验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开始编写《现代小学数学》,把教学实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在全国20多个省市实验学校使用。新世纪以来,张天孝老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继续深入地研究小学数学,编写了《新思维数学》,成为通过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张天孝老师倡导“学数学,长智慧”,他编写了六套教材、七套思维训练,用一生的精力去构建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数学学习新体系;主张“出名师,育英才”,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在学习张老师编写的学习资源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71 2009-03-13 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