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见证发展成就,同筑乡村振兴
2023-08-23 16:12:00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为了解渝东地区乡村发展成就情况,2023年7月18日至7月21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发展成就观察团(以下简称实践团)来到渝东民族地区进行了考察。在当地居民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下,通过走访入户、采访交流、调研参观等多种方式向居民了解乡村发展情况和学习各地民俗文化。本次成就观察活动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在乡村地区的实际效果和成就,发现其中的亮点和问题,并为进一步改进和推动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请一起走进乡村,感受乡村发展政策的成就,探寻乡村地区发展的新动力!

  乡村旅游景色美,独特民宿暖人心

  7月18日,实践团走进了云阳岐山村,村内旅游业发展旺盛,映入眼帘的是独特的吊脚楼,队员们通过对当地村民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当地村民以土家族成员为主,这在过程中观察到房屋以吊脚楼为主,以院落式布局、木墙青瓦为风貌特点,其中大多为民宿和饭店,大多以民房改造而成,具有浓厚土家文化气息,实践团询问发现,7月和8月为当地旅游旺季,旅游业带动村内经济发展,实践团队成员们化身为民宿介绍人,向来往的客人介绍民宿文化、特色菜品,扎根日常生活,感受乡村变化。

  岐山村依靠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适宜的海拔,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从一穷二白、山高路远的边角地带,摇身变成人气兴旺、交通便利的避暑名村。看着眼前的一切,实践团队深感乡村的变化是巨大的,充满土家族文化的民宿让旅行变得不再只是看风景、拍照留念,而是能够更好地体验本地文化,让生态绿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图为岐山村特色民宿

  回望红色初心路,迈步发展新征途

  2023年7月19日上午,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实践团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来到的地方,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来到初心小院,总书记召开院坝会的地方,在院内,队员们与讲解员交流华溪村发展历史、了解村内发展现状。实践团在初心石下庄严的追忆入党初心,重温入党誓词。在指引下,实践团还见到了曾被总书记关心身体的马培清婆婆,这位如今89岁,却拥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队员们纷纷围绕马婆婆,询问对于华溪村发展变化的感受,马婆婆紧紧握着队员的手,满脸自豪说总书记的话她都记着呢,一定会保重身体,华溪村一定会发展得越好的。

  下午实践团队来到农业基地,村里跟随党的步伐指引,因地制宜,规范农业产品经营,村内现有“一蜂两黄”多基地产业格局+多产业发展模式。实践团队相继参观了蜂蜜基地、黄精和黄连产业基地,与基地农户进行深入访谈,学习观察了生长情况,农业专业同学提出了很多问题,农户也帮助一一解答。队员们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更离不开农户的努力,要让党史红成为乡村振兴的亮色。

  

图为实践团在初心小院开院坝会

  一滴油茶促发展,乡村振兴共繁荣

  7月20日,实践团队来到酉阳苍岭镇大河口村,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山区产业集群与油茶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据村干部介绍,酉阳将把小小的油茶打造成为“百亿级支柱产业”,全县建设了多个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年育苗1500万株以上。

  实践团队观察到油茶基地基本都在山里面,后面了解到,大河口村最初便是村民们勤恳开荒,将荒山变成了现在的“金疙瘩”,团队成员深感敬佩,也感慨道,奋斗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从“一滴茶油”到“亿元产业”、大河口村从“望山兴叹”到“靠山吃山”,油茶带动当地20万老百姓增收,茶林遍万里,乡村振兴繁荣共同续。在此次的实地走访调研中,队员们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去,也深刻感受到,要让奋斗橙成为乡村振兴的基色。

  科技助兴农业潮,苗绣土家稻米香

  2023年7月21日,实践团队来到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参观了当地苗绣作坊,坊内几十名村民身着民族服饰,专注地绣制苗绣。那小小针线,不仅绣出了美丽的苗绣图案,更绣出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据了解,何家岩稻米发展前景光辉,实践团走在稻米梯田上,惊讶稻田内竟然也能看到智能设备,据介绍,腾讯把贡米搬上了“云端”,通过水稻“云认养”,科技开启了何岩村共富之路。了解后,为帮助花田贡米更好宣传,实践团队成员们也在小程序进行了认养程序,同时,队员们利用网上直播,开启了一场乡村特产助农直播,介绍少数民族的特色产品,帮助农产品销售出去,宣传少数民族文化,让队员们实地理解科技富农含义,要让科技蓝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色。

  

图为实践团正在乡村直播画面

  走进千年十三寨,感受乡村新变革

  在渝东实践过程中,实践团见到了美轮美奂的小南海、走进了神秘美丽的十三寨,为了更好了解发展情况,队员们携带调研问卷,带上小礼品,走进十三寨的每家每户,询问着村民的生活状况经济条件,了解最真实的他们。

  来到了十三寨里的土家生态博物馆,里面有着许多十三寨的“秘密”,队员们看到了苗族信仰祭祀,土家吊脚楼,苗族和土家族的少数服装、民族文化,生动热烈的与讲解员探讨,感受到了十三寨历史蕴藏的民俗特色,与此同时,十三寨内已开发打造旅游景区,以前的古寨村居摇身一变成为现在旅游文化圣地,每年是村居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寨内村民们的笑脸洋溢在脸上,随处可见穿着特色服饰的居民,共同欢唱民俗乐歌,共贺乡村新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实践团队深刻认识道:要踏踏实实走进乡土中国深处,不断夯实专业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变为技能特长,发挥专业所学,去田里头“接地气”“沾泥土”,扎下根来快速成长。立足实情,顺势而为。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乡村振兴,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孕育乡村社会新风尚,创建乡村美好新生活,全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图为实践团在三峡古枫香园合影留念

  (文/王艳 谭剑成 王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974736667 2023-06-06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