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让教育、科技、人才三大工程完美交汇
2023-02-10 16:36:0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擂响了奋进催征的金鼓,奏响了广东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强音。中国教育在线为此开设《2023学校高质量发展》访谈专题,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畅谈学校教育如何乘势而上开新局,进一步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徐扬生校长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作为高教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我时常反思几个古老的话题:是什么让人类文明和谐?是什么让社会繁荣进步?又是什么让世界永续发展?上述问题只能在教育、科技与人才上寻求答案。3000年来,教育事业始终是文明的基石,就如我国历朝历代的官学、私学及书院教育交替兴盛、文脉相承,各民族都因教育而文明和谐。300年来,每次科技的变革迭代,都在驱动社会生产技术飞速进步,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幅提升。科技进步是现代社会繁荣进步的源泉。30年来,由于各国争相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努力进入现代化快速高效发展轨道,人才成为第一资源,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国家和民族长远的发展大计。

  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中,教育、科技与人才始终是社会最强有力的支撑。其中,高等教育则在强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在人类谋求幸福生活、探索未知世界中起到核心引擎的思想源和动力站作用。

  刚刚走过的2022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师生往来、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严重受挫。眼下,疫情正走缓趋稳,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我想应该率先启程,统筹谋划好教育、科技、人才这三大工程。因为教育、科技、人才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应有之义,也是完美交汇处。

  比如近年来,在全球竞争中频繁发生的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就在提醒高校,如果始终处在追赶位置,即便解决了眼前的“卡脖子”难题,未来依然难以为继。但要真正成为行业“领跑者”,唯有从人才培养入手,为国家自主培养出一批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为何要笃定前行?就是要有一定把握地向目标前进。换言之,你不仅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还要有一定的朝梦想前进的把握。

  徐扬生校长表示,就港中大(深圳)而言,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十分清晰:一是充分发挥香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及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优势,立足深圳“双区”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多元化发展探索成功之路。二是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加快建设,早日把学校办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三是发挥深圳区位优势,吸引更多高层次海外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产出一大批前沿科研成果,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马明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