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之变乘势而上-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年终盘点
“杨绛”
“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
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先生说,“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先生走了,生命像撕开了一个缺口。没有疼痛,却是抓不住的眷恋。这位与辛亥革命同年,走过105载风雨的老人,终于写完人生这部大书,留下她的文字,她的思考,她的风骨与情怀,任后人沉思与缅怀。

“梁思礼”
“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不能离开她”
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为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从父辈遗传下来的爱国情怀使梁思礼早早回国,不顾风雨磨难,一心投入到国家航天事业中。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

“李保国”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知名经济林、山区治理专家、河北农大教授

常年野外的风吹雨打,让李保国面色黝黑。他自嘲是全国最黑的教授,但在农民眼里,李老师最美,称誉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甚至“大恩人”、“大救星”。

他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上,让千万山岭披上了绿装,他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你像春风,迎来了山里久违的美丽,你像火种,燃亮了百姓梦中的日子!”

“应佚伦”
“科研对人才的要求就是独立、热情与勤奋”
85后的中国首位“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

2016年3月25日,年仅29岁的应佚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15位获奖者中,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身份获评的应佚伦是唯一一名中国人。

应佚伦一直坚持,科研是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自己的工作如果能推进科技发展一小步,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与满足。从她的学术生涯、科研志趣里,展现出一个青年女科学家的风采。

“曹文轩”
“揣摩该让孩子们懂得什么和走向何处”
首次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

2016年4月4日,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这次十个评委将票全部投给了曹文轩,这种情况在安徒生奖漫长的评奖历史上并不多见。

曹文轩说:“我之所以获奖,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它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牵涉的主题是寓意全人类的,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它们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

“赵家和”
“对国家民族有利,就是最好的投资”
清华大学退休教授、著名金融学家和金融学教育家

“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是赵家和的代称,从2006年开始,这个一直在教学生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的金融学教授,默默做了一笔大“投资”:倾毕生投资所得1500余万元资助西部贫困高中生,却决不允许泄露半点儿他的个人信息。

当“理性经济人”大行其道,人们习惯用经济学思维权衡、取舍之时,赵家和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准就是看“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贡献究竟在哪里”。

“徐川”
“用学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和他们对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

8年前,他放弃几十万的年薪来到南航做辅导员,如今,他所开设的公选课,选课系统开通3秒后,500人的名额被一抢而空。

徐川有自己的秘诀:“我永远都是以10比1的比例来备课,也就是说,1个小时的课堂内容需要10个小时的课前准备。”徐川说:“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每个学生都掌握话语权。我们要用学生喜欢和接受的方式和他们对话,为他们解惑,陪他们成长”。

“支月英”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扎根乡村36年最美教师、感动中国2016候选人物

1980年,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支月英常常思量人生的价值,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够品味到,这才是价值无限的享受,这才是青春奉献的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