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黄冈师范学院学子给乡村孩子送去“七彩假期”
2023-07-19 16:07:00
作者:
  “原来山路那么弯,原来村子离镇区那么远……”这是青春黄师服务队志愿者们来到陶店乡望城村最初的感受。今年暑期,来自黄冈师范学院的这群志愿者们在黄州各乡村、社区开设“爱心课堂”,为孩子们辅导暑期作业,同时开展特色鲜明和形式多样的义务支教活动。
  百变黏土觅童趣 一笔一画显童心
  望城村的创意手工课上,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捏黏土,忙得不亦乐乎,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终于到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志愿者岳乐乐看着孩子们忙碌的样子,脸上浮现出笑容和满足。
  “老师,我完成啦!”“老师,我也做完了,你看,这是我做的小章鱼!”同学们纷纷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可爱的小章鱼、美丽的蝴蝶结、萌萌的兔子、斑斓的彩虹、漂亮的太阳花等一个个成果在小朋友的手里活灵活现。
  望城村的美术课上,志愿者黎逸雪和小朋友们愉快地交流着,鼓励他们动笔。看!小朋友们安静地画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堂课下来,一双双巧手在白纸上绘出了一幅幅别出心裁的“佳作”。
  教育需要实践,成长需要参与。炎炎夏日,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发挥奇思妙想,感受童真童趣。师生共同参与,共绘七彩童年。
  传承红色基因要从娃娃抓起
  “请问大家知道少先队的标志是什么吗?”问题一出,只听大家齐声说:“红领巾。”“那你们知道红领巾的由来吗?”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其中一名小朋友说道:“我知道,它是由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7月5日上午,志愿者黄麒辉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少先队知识宣讲课。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唱起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稚嫩的声音响彻课堂,久久回荡。从小朋友们学唱队歌、学敬队礼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另一面,他们的专注与认真值得点赞。孩子虽小,但是他们能感受到正义。
  传承红色基因要从娃娃抓起,传承的是信仰,更是希望。谈到上这堂课的初心,志愿者黄麒辉说:“开展此次宣讲就是希望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上,种下信念的‘种子’,以此鼓励他们积极乐观、勤学上进。”据悉,黄麒辉不仅是青春黄师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也是黄冈师范学院第八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一员。
  活字印刷真奇妙 非遗文化永闪耀
  7月14日上午,青春黄师服务队的志愿者岳乐乐和聂铭宇带小朋友们深入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探索发现中国传统工艺之美。志愿者岳乐乐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时,特别强调了毕昇是黄冈英山县人,希望小朋友们传承和弘扬好黄冈本地特色文化。
  小朋友们好奇地抚摸着手中凸起的文字, “老师,这个是什么字啊?”“这是‘疑’,它是反字,发现了吗?这种字不同于正写文字可以一气呵成,反写活字往往需要反复拆写笔画,此外,还要保证字迹清晰,所以下需要很深的功夫,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制作出来。”志愿者耐心地回答道。
  小朋友排好自己手中的活字、刷墨完成后,志愿者将宣纸铺在刷好的活字上,进行压字示范。拿起纸的那一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朋友们惊喜地喊着“哇塞”。
  到了小朋友们动手操作的时刻,他们跃跃欲试,只见大家围在一起,江睿琪同学将墨水均匀地刷在活字上,其他人协助。从拣字排版到刷墨,从覆纸到压字印刷,小朋友们十分投入。
  据悉,在出征之前,青春黄师服务队进行了严格的课程培训,安排了红色电影、科学宣讲、城市介绍、商品升降值、活字印刷术、配音和创意手工等多种特色课程。从教案设计到演示文稿,从安全问题到节目展示,团队提前准备并试讲、彩排,都是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温暖快乐和充满希望的家园。
  人与人“乡”遇 爱与爱更“乡”连
  那天早上,孙妍汐小朋友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她的奶奶买了早饭赶过来。孙女吃饭的时候,奶奶对值班的志愿者说:“昨天,我们小女孩告诉我,‘奶奶,我好开心,明天要上电视了。’今年幸亏有你们,让孩子暑假有一个好去处……”奶奶说话的时候,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她说的是方言,给人感觉特别亲切。
  盛夏七月,许多家长和公益组织为望城村“爱心课堂”送来了解暑物资。其中一位学生家长说:“白天上班,孩子在家没人照顾,现在多亏了志愿者,我们可以安心上班了!”有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让青春黄师服务队更有信心和动力。
  “原来乡村的夜晚如此安静,原来顽皮的孩子们也那么可爱,原来我们的到来对他们来说那么惊喜,原来付出的一切都有意义……”这是望城村志愿者们现在最大的感受。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朝阳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出征仪式上强调,各实践团队要精心部署规划,点亮理想之灯;把准目标方向,绷紧安全警绳;聚焦青年成长成才,提升服务大局贡献度;塑造服务品牌,激发青春梦想。他表示,希望各位师生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乘风而去,满载而归。(通讯员:余艳军 刘细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