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大连民族大学辅导员能处,有事儿他们真上!
2022-04-06 14:00:00
大连民族大学
“数说”封校以来的民大学生工作
  从3月14日17:00民大校园实施全面封闭管理。
  在校园封闭管理后2个小时内,迅速召开全体学生工作者动员会。
  两校区每日有400余名青年志愿者轮流从早到晚不间断巡逻,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面向全体学生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和微信咨询号一对一服务,确保学生心理求助及时得到解决。
  累计收到学生反映问题97条,全部予以解决处理或明确解释说明。
  连续8次组织学生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15万余人次。
  学校严格落实“取消堂食”要求,连夜为全校学生发放15元打包费补贴,补贴资金24小时内发放到位。
  为全体在校学生累计发放口罩7.8万个,为学生个人防护提供保障。
  第一时间开通“疫情防控期间临时困难补助申请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为344名学生发放了临时困难补助。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他们勇担责任 不负使命
  以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境界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战疫“大思政课”的真正含义
  为夺取战“疫”胜利贡献着光和热
  春风十里 不如战“疫”有你
  “现在疫情严峻,请大家记得佩戴口罩。”“同学们,疫情时期,一定做到不出校园、不订外卖。”“不用紧张,有什么困难困惑随时联系我。”“请家长放心,学校一定会全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已近午夜,住校辅导员的QQ和微信仍在“滴滴滴”提示着新消息的到来。封校以来,辅导员们每天工作时间都是十多个小时。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校辅导员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58名辅导员第一时间住进学校,用心、用情、用爱守护着每一位学生,时刻守护学生健康与平安。在这场战“疫”中,他们记不得拨打了多少电话、发起了多少次视频通话、找过多少个学生谈心谈话、深入多少次寝室和图书馆、开过多少次班会、整理了多少条信息、报送了多少条数据、回复了多少学生关心关切的提问……他们不迟疑、不退缩、不抱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迎难而上,以生为本,以校为家,用忠诚和信仰诠释着辅导员的责任和使命,用担当和奉献守护着民大的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战疫“大思政课”的真正含义,为夺取战“疫”胜利贡献着光和热。
  加强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从接到全面封校管理通知的那一刻起,学校辅导员坚守岗位,迅速行动,践行使命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加强有关政策解读,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央、国家民委、及地方政府有关疫情防控通知及防疫精神,学习学校党委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传递学校应对疫情各阶段采取的防控举措,确保每一位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校的各项防控要求。坚持点面结合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把工作做到每一位同学,积极当好防疫知识宣传员、思想心理辅导引导员和辛勤防控的工作员,助力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住校以来,辅导员们按照学校党委的指示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把握问题核心,积极做政策和防疫的宣传员,将党和国家、省市、学校的防控精神传达给学生和家长;积极传播科学防控疫情知识,提示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传达阻击疫情的理性声音。”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徐绍文说。
  建立健全机制,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精准做好信息摸排工作
  面对肆虐的疫情,全体辅导员发扬钉钉子精神,工作更实、更细、更准,关注疫情数据、摸排学生状况、发送温馨提示、转发官方信息,做到全覆盖、不遗漏,精心守护学生健康。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认真了解情况,摸清底数,对于校内和校外学生行程轨迹、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心理状态坚持每日摸排,必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及时汇报。
  外国语学院建立辅导员沟通群,及时了解寝室每天归寝情况,更新每天线上课程信息,班导师、辅导员深入线上课堂了解学生上课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非集中返校学生群,辅导员根据每日《重点管控地区及重点关注地区名单》认真排查学生返校前行程。每日与在连不在校、校外重点地区学生联系,询问学生及家人情况。
  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向全体学生积极传达学校党委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的高度关注,及时宣传学校的相关政策。学院共计92名学生提交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辅导员逐一与学生电话沟通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及生活学习困难,最终审核通过41名学生的申请,共计发放12400元困难补助。
  环境与资源学院住校辅导员,对近日出现的一起寝室矛盾问题,第一时间开展情况调查,分析矛盾原因,进行调解,对于其中一名情绪波动的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心谈话,并与家长进行了交流。
  做好日常管理,密切关注状态,做学生“云端”学习引路人
  为积极响应学校封校期间教学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学生线上教学工作,全体辅导员积极行动,通过开展抗疫“云班会”、战役“微活动”,发布线上学习倡议书等活动,引导学生调整新学期学习状态,积极转变学习观念,主动适应新的授课方式。同时根据线上课堂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出勤引导和管理,创新云课堂的考核与管理方式,协同任课教师共同提高“云课堂”教学质量,当好学生“云端”学习引路人。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积极帮助学生做好考前准备,专业课相关问题的解答和复试技巧的培训。重点关注那些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的思想工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通过谈心谈话帮助学生疏导考试失利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为过国家线的 积极协调调剂的学校,对那些没过线的同学,积极引导学生尽快找工 作或者考取二学位,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树立新的方向。
  设计学院组织开展系列线上活动,引导学生提高线上学习质量和效率,丰富学生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生活。通过指导学生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开展最美笔记分享,组织学生代表线上座谈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作息,提高学习主动性,在寝室、线上营造浓郁的学风,疫情期间学风建设不松懈。
  土木工程学院从3月16日起开始开展线上“学在民大” 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营,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辅导猫发布涵盖党史知识、专业知识、疫情防控、网络安全、传统文化、冬奥会等相关内容试题,每周三、周五晚8点举办,第一期共有205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11名学生取得满分。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走进图书馆,进行图书馆钥匙发放,掌握学生考研和学习动态。
  建筑学院辅导员深入学生寝室,及时摸清班级同学线上学习情况与心理状态,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创新工作方式,做好价值引领,上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学校辅导员们紧紧抓住疫情防控这一关键节点、充分利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情境,抓实、抓牢、抓好学生思想引领主线,守好“这段渠”、种好“责任田”,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让战“疫”精神成为涵养家国情怀、锤炼学生品质、激发学习动力、强化自我教育最精彩的“大思政课”。
  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们组织开展线上互助文档系列活动,涵盖文体、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内容。通过校内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战胜疫情。
  文法学院辅导员通过召开班委会、团学组织干部培训会等方式,号召学生干部引领班级同学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深刻认识病毒蔓延和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长期性,要科学理性、主动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在危机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担当精神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坚持从思想上筑牢防疫思想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辅导员以班团会为抓手,进一步对学生加强思想引导,以网络为主阵地,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结合疫情封闭一周的实际情况,总结问题,撰写《致小鲤鱼们的一封信》,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学院视频号制作《一分钟》,加强学生对学校的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尊重每一分钟,进一步争做“学在民大”的践行者,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组织学习《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思想动员,提高政治站位,明确任务责任,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共同上好疫情防控的“大思政课”。
  “辅导员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中坚力量。在这场与疫情的搏击中,全体辅导员勇担责任、不负使命,以超越‘小家’、成就‘大家 ’的境界,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用担当奉献谱写了抗‘疫’一线的辅导员之歌。”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明华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