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岛城市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2021-06-15 14:18:00
青岛城市学院
  
 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代码:080910T
修业年限:4年
学位授予门类:工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为落实构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而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是以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以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以及专业领域知识等为理论基础,以数据采集、预处理、数据管理及数据计算等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有关部门预计3-5年内,大数据类的人才需求将达到1000万人。
  大数据是国家新兴战略新产业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量大,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包括本专业在内的本科层次计算机类专业既是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排前10位的专业中最多的专业,也是2018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中名列前茅最多的专业。
  为满足社会对大数据类人才的巨大需要,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9年3月获批。
  本专业依托我院计算机学科传统优势,借助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学等学科资源,按“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人才培养体系,以“理论厚实、能力本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基本路径,以项目驱动为抓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专业知识的结构,根据大数据产生和处理的 “采集预处理-存储(关系或非关系型)-挖掘分析-可视化及应用”的流程,设置计算机、数据科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性课程,同时设置能提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的实践性课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目前的社团活动依托在我院专业社团-code「协会中,该社团创建于2015年3月,主攻编程语言的算法设计以及部分数据结构内容,采用集中训练编程思维,在线刷题。每月刷新排名,根据排名靠前的学生代表学院参加编程类相关比赛,授课教师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成长,该社团的学生,在“全国软件技术应用人才编程大赛''中获得省赛一等奖,多名社团成员获得二三等奖,也曾多次参加大数据类赛事,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逐渐树立走在行业前沿的意识,进而激发创新的思想。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课余专业学习活动,计划新建大数据研习社。以学科建设及协会、竞赛活动促进教学,依托近年来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的契机,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将科研思维和研究成果注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做到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的良好互动。成遴选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如: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数据挑战赛、全国高校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信息技术水平大赛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协会及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学习。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数理、人文与专业素养,能够较全面掌握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具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与展示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与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包括:Python程序设计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基础、统计学、数据导入与预处理应用、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可视化技术、软件工程
  专业选修课程
  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多媒体技术、物联网概论、大数据导论、R语言建模与应用、Web前端技术、非关系型数据库、Linux操作系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智能搜索引擎技术、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机器学习导论、编译原理、自然语言处理、互联网金融信息挖掘、教育大数据分析、社交网络与舆情分析、移动端程序开发
  专业实践课程
  主要包括:Python应用课程设计、大数据基础课程设计、大数据存储与处理课程设计、大数据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与实践、数据可视化技术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工程系大数据实验室创立于2020年,依托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与琴岛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共同创建的甲骨文大数据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大数据技术是当今信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已在金融、教育、电商、交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经济、科技和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可从根本上改变未来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计算机工程系大数据实验室基于当下大数据的教学和实训需求,采用企业嵌入式的企业技术课程模式,采用甲骨文公司在大数据领域的领先教学资源,依靠甲骨文公司强大的教学资源研发更新能力,以企业的技术为主线,利用学院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企业成熟的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共同构建优质、实用的教学资源与实训体系。
  目前大数据实验室提供《大数据概论》、《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11门课程,能够承担大数据专业的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数据导入等数据预处理工作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作用、及行业工具应用,了解数据预处理各个阶段工作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大数据项目中数据前期处理的相关知识。
  同时,大数据实验室也提供包括《微博热词分析》、《店铺零售业绩分析》等在内的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可以实现大数据相关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导入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训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的在大数据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
韩强-词云图↑
韩强-热力图↑
和雪城-词云图↑
和雪城-数据分析↑
韩强-爬虫↑
学院简介
  青岛城市学院创立于2004年,前身是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2021年2月,教育部致函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转设更名为青岛城市学院,标志着我校正式成为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位于被称为青岛市中央活力区的城阳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占地1058亩,校舍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建有83个实验室、12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设立了现代工业沙龙,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46亿元。学校设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建筑系、会计系、经贸系、外语系、艺术系和国际交流中心,有本科专业38个、专科专业20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本专科在校生17277人,其中本科生占70%,专科生占30%,留学生2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据就业需求开设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学校已累计培养毕业生55000余人,广大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率、考研率、专升本率等均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20年山东省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认可高校、2020年山东省毕业生就业最具竞争力高校等荣誉,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最佳社会声誉高校。
  学校更名后,各项工作一脉相承,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实现新跨越。学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聚集城市科技进步,面向未来城市发展,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凝聚特色,强化内涵,提高质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理论基础、宽阔国际视野、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充满活力、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