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乡村沃土中上好调查研究的思政课
2023-08-28 09:06:00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2023年暑期,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组织动员多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走进乡土深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从校园奔赴田园,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结合,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以青年的视角学思践悟,对话新时代美丽乡村。


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一、深共情,在基层沃土中落地生根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队立志到群众中去,分别赴楚雄、大理、丽江、红河、普洱、延安等多地开展乡村发展成就观察调研活动。畜牧兽医学院实践队前往大理巍山青华乡民强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慰问活动,了解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工程学院实践队深入永仁县乡镇街道调研禁毒防艾现状,开展禁毒防艾知识宣讲和宣传。经济管理学院实践队调研了外普拉村逐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村民开始“退烟还稻”,打造生态稻田景观。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深入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参观朱有勇院士工作站,寻访脱贫攻坚实地,感悟脱贫攻坚精神。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队走访丽江西哨村,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留守儿童慰问活动

  各实践队通过慰问捐赠、参观寻访、禁毒防艾宣传、普通话推广等形式,走进了广袤的乡土世界,也拉近了和基层群众的距离。农职青年通过调查研究更好地认识国家、认识社会,对乡村日常的感知、对农民群众的感情有了稳稳的支点。

二、重实践,在问计于民中破土而出

  没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调查研究就失去了“靶心”。各个实践队带着问题深入产业基地、村委会、农户,开展面对面访谈和实践。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实践队探访楚雄永仁满仁绿果园基地,就种植技术和发展方向深入探讨和交流,亲身尝试体验了沃柑采摘。互联网技术学院实践队来到弥勒王小鲜葡萄园,体验葡萄采摘,并结合专业了解了葡萄园视频拍摄与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宽。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实践队赴澜沧高级职业中学交流,支持开展种子鉴定技能大赛,深化两院校师生交流。学院团委实践队深入丽江玉龙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调研并体验东巴纸的制作,与云天工珐琅工艺品和白沙锦绣艺术院的负责人进行访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业、美丽乡村建设的助力作用。

体验东巴纸的制作过程

  各实践队学习践行“自找苦吃”的精神,在亲身实践和交流中,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将自我提升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进一步领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参与挖掘和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贡献青春力量。

三、强作风,在实干兴邦中拔节生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一项基本功。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共有70余名教师带队千余名学生奔赴乡村振兴的大舞台,练就自身的“基本功”,同时培养教会学生调查研究的方法。学院团委实践队就“青年人才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在丽江玉龙县做了深入调研,给予学生成长方向性的启示。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学习旱地水稻、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此外,学院团学骨干赴延安实践调研,认真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通过赴四川调查研究最终在梁家河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的事迹。


调研“旱稻上山”技术

  各实践队既“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不但领会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更坚定了实干兴邦的信念,在乡村振兴建设中重实践、建新功。一处处乡土烟火将书本的知识具象化,将理性的概念感性化,农职青年立足社会实践学深悟透党和国家政策,体察民情国情,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在乡村沃土中上好一堂调查研究的思政课。

来源: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杨多 陈彦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