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新林科 新路径 新探索 第三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在浙江农林大学召开
2019-08-01 11:10: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通讯员 陈胜伟)7月30至31日,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在浙江农林大学组织召开第三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与会代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贯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中国工程院《新时代农科高等教育战略研究》报告等,聚焦“新林科 新路径 新探索”主题,深入研讨新林科发展路径与初步架构等重大问题,推动新林科建设从谋共识向抓落实转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人事司、自然保护地司及浙江省教育厅、林业局等单位领导,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领导出席论坛,全国49所涉林涉草院校、科研院所的领导、林学有关学科评议组专家共计15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对“‘新林科’发展路径及初步构架”讨论稿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了初步共识,新林科建设的愿景目标是:适应全球新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创新发展方向,对标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目标,结合新农科建设的总体部署,更新理念,对接需求,布局新林科,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进林业草原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整体构建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和专业体系。

  论坛强调,要遵循学科动态演化规律,秉持开放合作理念,进一步调动学术社团、广大院校的力量,继续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开展系统研究,明确涉林涉草高校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现代化发展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的角色定位,对新林科路径架构再凝练、再丰富、再完善。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将继续广泛征求教育部有关司局、两院院士、相关学科评议组专家的意见,争取形成对接需求比较精准、体系内容相对健全的新林科路径架构,确保推动新林科建设起好步、落实落细。

  会议号召,推动新林科建设,是提升林业草原教育质量、支撑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大计,事关全局,事关未来。涉林涉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着力建设一流林业草原学科专业,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努力开创林业草原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推进林业草原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会议分为主题报告、新林科实践交流、分组讨论和校长对话等板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副司长黄发强、人事司教育培训处负责人分别作《大力推进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 为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林草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廖小平、西南林业大学校长郭辉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勇强、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沈月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院长熊起明作新林科实践交流发言。

  在校长对话交流板块,有关涉林涉草高校校长以及专家学者围绕新林科发展路径主题,展开热烈的研讨交流,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还特别汇编了林业草原高校新林科实践案例,案例突出了林科教育理念更新、涉林涉草学科交叉融合、林科专业布局优化、传统林科专业改造升级、新兴林科专业建设、林科特色金课建设、林科教深度合作与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实践进展,体现各校主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对接林业草原事业新发展需求、深化新时代林科高等教育实践的初步成果,具有典型性、创新性,代表性、示范性,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李向阳、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应义斌、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斌先后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是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继2018年发布新林科共识,凝聚院校力量主动对接服务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也是延续第二届全国林业院校校长论坛、贯彻落实新农科精神的具体行动,旨在引导涉林涉草院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现代化发展,全面深化林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布局建设一批适应林草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的新专业新学科。

  论坛结束后,与会领导和代表还参观了浙江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纪实展、校史馆、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本届论坛由浙江农林大学承办,下一届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