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在杭师大召开
2021-12-17 08:52: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陈继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定位。近日,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积极围绕这一定位,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了第十八届学术年会。本届年会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杭师大经亨颐教育学院承办,中国教育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与研究基地协办,同时得到了《教育研究》杂志社的学术支持。由于疫情影响,年会通过线上方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基本理论学人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理论视野与知识贡献”这个主题,相聚云端,进行自由的交流和开放的对话。

  当天上午,年会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主持开幕。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兆信教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邓友超研究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执行院长严从根教授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82所高校、2000余位师生代表线上参与。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兆信教授首先致辞。他代表杭师大向出席嘉宾表示感谢,对参会学者表示欢迎。他介绍了杭师大历史和发展情况,杭师大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已经有113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他表示,杭师大以教育而立,因教育而兴。教育学是学校重点发展学科,教育学学科所在的经亨颐教育学院,是以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先生命名的,是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浙江省唯一获得单位,也是杭师大的老牌学院和重点发展学院。他认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具体目标,也是老百姓对发展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更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这次学术年会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描绘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蓝图,这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的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黄兆信教授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政涛教授讲话。他首先对共襄此次学术盛会的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界同仁们表示欢迎,并回顾了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40年的历史。40年来,学会围绕教育根本性问题、普遍性问题、整体性问题进行研究,对中国教育学界、教育学科和教育实践变革做出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贡献。第十八届年会将围绕两个目标展开:第一个目标是开一个高质量学术年会,包括通过高质量专题研讨,聚焦高质量教育内涵、教育体系,为高质量体系建设做出教育人的贡献;通过高质量知识生产,生成新知识,把新知识带到新时代;通过高质量人才培养,将会议研讨、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关联起来。第二个目标是发展学术队伍,本次年会新增两位副主任委员、十七位委员,这些名额将向没有委员的地方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以及青年学者倾斜,为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界增添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政涛教授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亮教授对本届年会学术委员、副主任委员的增选工作进行了说明,宣读了新增副主任委员、(青年)委员名单。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天津师范大学和学新教授、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等17人当选(青年)委员名单。

  会议召开的两天,分别组织了两场主题报告,11位学者在线分享。会议首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主持。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郑金洲教授报告题为“教育学研究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回应;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教授报告题为“高质量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合理性追求”,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回应;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报告题为“21世纪初20年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回应;东北师范大学柳海民教授报告题为“高质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路径与实践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回应;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报告题为“信息技术时代教学空间的隐私风险”,北京师范大学康永久教授回应;浙江大学孙元涛教授报告题为“教育改革‘加法逻辑’的审议与批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邓友超研究员回应。

  会议第二天上午的主题报告由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主持。辽宁师范大学刘磊教授报告题为“构建政府统一资助管理的新型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天津师范大学和学新教授报告题为“教育理论批判:高质量教育知识生产的必要方式”,苏州大学曹永国教授报告题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期许回归教育本真”,湖南师范大学王卫华教授报告题为“教育内卷化的实质及现象学的破解之道”,华南师范大学肖绍明教授报告题为“教育理论的纯粹形而上学之思”。随后,东北师范大学于伟教授、新疆师范大学赵建梅教授针对几位学者的报告分别进行了回应。

  围绕“教育与质量、标准、评价之间的基本关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向高质量教育的知识生产与贡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中国经验”等议题,年会设置了四个分会场。40位学者根据议题内容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16位与谈人展开了积极的回应和讨论,会后各分论坛将研讨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并在大会上进行了系统的汇报。这种成果分享-专家点评-交流讨论-大会汇报的流程,使分论坛活动更有效率和质量。

  年会期间,还举行了第三届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博士生论坛。在两个分论坛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20位博士生,分别就学校变革、知识生产、教学空间、教育信息化等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内容进行汇报分享。同时,有8位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年会闭幕式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程亮教授主持。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认为此次年会是一场高密度、高质量、高含金量的会,全体与会同仁享受了思维的快乐、文字的快乐、交流的快乐,是一场快乐的学术之旅。教育基本理论如何回应高质量教育体系问题?此次年会用四个独特进行了探索和解答:一是独特的时代精神。高质量体系建设就是最重要时代议题,此次会议主题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回应、把握时代问题,形成当代的解释体系,在对时代意义的追问中,给出我们自己的答案;二是独特的教育基本理论视角、方式和立场。与会学者学科背景、研究方向不同,思考方式、表述方式、理论逻辑也迥异,但能够始终围绕主题,把握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观点和基本思路;三是独特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思想。参会学者扎根中国大地,提出对人的教育、对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中国观点和主张,这是中国自觉、中国自信的过程,有助于形成中国教育话语体系,创造中国的教育基本理论;四是独特的教育基本理论自信。以基本理论为荣为傲、为幸福的源头,这种自信来自理论贡献、知识贡献。因此,在论证解释之外,还要建构,建构实践和政策,从而发现理论的价值和力量,对教育学人来说,对时代的贡献是我们的使命。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政涛教授

  第十九届年会承办单位代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孙元涛教授发言。他表示,浙大教育学院一定会不负重托、不负使命,把下一届年会办好。希望在浙大教育学科95岁生日之际,和大家相聚杭州、相聚浙大,共话学术。

浙江大学 孙元涛教授

  最后,杭州师范大学严从根教授致闭幕词。他总结了此次年会会议筹备、经过及年会期间形成的创见和思想,并对主办方和所有来宾表示感谢。

杭州师范大学 严从根教授

  至此,经过一天半的分享、交流与讨论,年会顺利闭幕。本次会议成果丰硕,共收到463份参会回执,313篇会议论文。会上有71个主题报告,103人次进行了报告和与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82家单位、近7000余名师生的在线关注。

  会后,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在线上召开了新增(青年)委员座谈会。21位委员共聚云端,围绕教育基本理论论域的拓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社会服务、教学方式、传播推广、国际对话等话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形成了关注和推动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的共识。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