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高峰论坛暨“数学实验”项目化学习展示与推广活动于杭州市天长小学举行
2022-04-16 12:4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张可宁 通讯员 金兢)十年磨一剑,辛勤结硕果。4月15日,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变革与创新高峰论坛暨“数学实验”项目化学习展示与推广活动在杭州市天长小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数学实验”主题,共同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课堂实践,基于数学实验的学习方式新探索

  天长小学陈银老师的《测量物体的体积——设计方案》是一节方法指导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评价,自主探索并优化设计方案,初步体验方案设计要明确研究主题、关注材料的合理性、清晰实验步骤,让孩子真正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天长小学姚俊俊老师在《平衡与等式》一课中,学生借助数字天平,经过操作、尝试与探索,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等式教学变得趣味生动,在“玩”中深刻理解“=”表示结果守恒的抽象意义。

  天长小学刘璨老师在《镜子里的数学模型》一课中,学生提出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规律,经历观察、操作、实验、归纳等活动,发现双面镜夹角变化与虚像个数之间的关系,感悟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理解数学模型的现实意义。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天长小学数学实验课的探索,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斯苗儿老师还提出了“想得累,玩得透,说得清,理得明”的数学实验课箴言,这也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课外实验,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自主学习新实践

  学生在课堂中参与数学实验,感受到数学好玩;课堂外参与自主项目学习,从课内联想到课外,用数学联接生活,真正玩出名堂。学生在“数学实验”项目化学习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一年级学生研究了《尺子的前世今生》,他们带着大家穿越到远古时期和唐朝,不仅了解尺子的演变历程,也体验了不同时期的测量方式。

  二年级学生研究《李白倒美酒》,他们将8两美酒,使用8两、5两和3两的空杯,平分出4两。层层推进的实验过程,有趣又引人深思。

  三年级学生带来的实验是《令人不可思议的玉米粒》,从“一根玉米粒的总数是多少?总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总数为什么是偶数?”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用数学的奇偶性知识解释了生活中的现象。

  四年级的同学分享了实验项目《三门问题》,他们从动手做实验、图形和列表探秘到举一反三深入思考。纠结又好玩的三门问题让在场的老师跃跃欲试。

  五年级同学的项目化学习是《体积中的学问》。他们围绕苹果、乒乓球等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展开研究,灵活运用重量与体积的关系、排水法、注水法等多种方法发现体积中的大学问。

  专业引领,基于“双减”背景的课程建设、课后服务新思考

  浙江省特级教师吴恢銮交流与分享“基于数学实验”内容开发的学习方式新探索。天长数学团队以学生数学高素养为宗旨,在具有操作性、直观具体、交互有趣的数学实验中,以“意义逻辑”的方式进行数学探索与研究,实现“内容”与“方式”的高度优化与协同,促进学生学习从“被动学习、训练学习、浅层学习”走向“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张麟在《数学实验学习中心项目化研究》报告中介绍了实验中心的建设背景、组织实施和后续推进。他指出,数学小实验体验中心整个项目,不仅让孩子受益,真正做到“玩中学”,也让教师对“数学实验”项目设计的理念和操作策略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小数界泰斗、浙江省功勋教师张天孝谈起开展数学实验研究的初心:数学好玩,究竟可以怎么玩?数学实验应运而生,实验不仅是操作性的,也是思考性的。天长小学数学团队经过十年探索和实践,形成数学实验内容开发与探究性学习协同发展的学习新样态,希望天长乃至上城小数团队传承与发扬。

  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滕春友高度肯定了数学实验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这彰显了浙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杭州美好教育引领下的品质追求。他期待天长作为教育改革的龙头学校,能为全省做出示范作用,推广更多更好的经验。

  “推广要注重整体性、独特性、多样性、故事性。”《浙江教育报》前沿观察专栏主持人言宏这样说。作为资深媒体人,她提出,十年持之以恒的研究改变了学教方式,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内驱力,建立了成熟的机制,但是要进一步总结数学实验中可以迁移和借鉴的经验,走进学校基层,造福更多的老师和学生。

  “学生立场,学科逻辑。”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斯苗儿在演讲中强调了这8个字。她提到,在孩子眼里,数学是抽象逻辑的,孩子本身是生动具体的,而数学实验就是一座搭建抽象与具象的桥梁,让孩子从容易开启的地方,学好逻辑的数学,积淀数学素养。她指出,尊重差异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差距,共同富裕下的教育均衡化,为了孩子,也为了老师。

  上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郑一峰提到,学习中心指向教育4.0时代,在学生个性化学习、多样性学习背景下,区域中心人人都可以享受,处处都可以学的新型学习空间。天长数学实验中心是区域内非常优秀的实践案例之一,期待未来学习中心空间能进一步提升,为双减时代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模式提供更多的探索。

  上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邵虹表示,数学实验是站在儿童立场来研究的,根据儿童的个性化、差异化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而课题的研究就像一颗种子的孕育过程,从萌芽到瓜熟蒂落要经历很多艰辛,要享受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懂得敬畏,敬畏科学探究的过程,懂得感恩和珍惜。

  天长数学团队深耕数学实验研究十多年,从儿童立场,学生视角思考数学教学。在特级教师吴恢銮的带领下,历时7年打造了一套融数学阅读与实验为一体的数学实验童书——《数学实验王》,每项数学实验项目都由天长孩子亲身经历,这是一套真正属于孩子的数学实验室,让孩子像数学家一样探究数学,增长智慧。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