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大学教授科技助力杭州小镇进入“低碳时代” 浙农林大王懿祥教授团队低碳赋能杭州余杭区百丈镇
2023-06-24 12:4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通讯员 陈胜伟)近日,在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王懿祥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相继发布了半山村碳中和发展白皮书、余杭区百丈镇碳中和发展白皮书、“竹笋碳标签”“竹桌签碳标签”等成果……这一成果不仅明确当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行动方向,有效助力杭州余杭区百丈镇开始步入“低碳时代”,也将带动全省山区乡村实现碳中和,并为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杭州余杭区百丈镇是“浙江毛竹之乡”,拥有86%的森林覆盖率和5.5万亩的竹林,每年鲜笋的收入高达6635万元。“群山涌翠,竹海茫茫”是百丈给人的第一印象,生态资源丰富是百丈最大的优势。然而,近年来竹材料价格下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导致百丈毛竹产业遇到发展困境,竹农收益逐年下降。

  为破解竹产业发展困境,百丈以提升竹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附加值为主轴,把发展模式聚焦在乡村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上,努力让万亩竹林成为低碳发展的共富林。凭借着优越的生态优势,在王懿祥教授团队的支持下,百丈镇用三年时间开展的碳排放碳汇测算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探索村级尺度年度碳汇碳排放测算方案、发布低碳村规民约、低碳家庭评定标准、共建国际友谊四库林,与阿里巴巴探索竹林经营共富碳汇林项目,凝聚“西部富美”党建联建合力、成立竹产业链共富工坊联合体……低碳赋能发展这条路,百丈越走越宽广。

  2021年,在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王懿祥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半山村首创村级尺度碳排放碳汇测算,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2020年和2021年半山村已连续两年实现碳中和,还有多余的14601吨碳汇可供其他地方抵消碳排放,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零碳村”。经过半山村的试点之后,王懿祥教授团队将碳排放碳汇测算已覆盖百丈全镇6个村,编写了1(镇)+6(村)碳中和发展白皮书。

  百丈镇碳中和发展白皮书由背景与意义、潜力与挑战、年度碳汇量、年度碳排放量、碳中和率分析、实现碳中和举措、结语等七个部分组成。随着白皮书发布会上的宣布“百丈镇2021年碳中和指数为1.60,已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全国首个乡镇级碳中和白皮书与首个经过科学测算的碳中和乡镇诞生了。

  除了碳中和发展白皮书,王懿祥教授团队还发布了“竹笋碳标签”、“竹桌签碳标签”等成果。其中竹笋碳标签结果显示,百丈毛竹笋碳排放量为0.31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克竹笋,跟低碳理念改造之前的竹笋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减碳21.2%。百丈镇开发毛竹笋碳标签有助于带动全镇实现竹笋生产管理绿色转型、有助于推动毛竹笋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此外,竹桌签碳标签显示,生产1个竹桌签碳排放量为-0.190 kg 二氧化碳当量,体现为净碳固存,与常用的亚克力桌签相比减排235.7%。百丈政府率先倡导践行以竹代塑,并成功研发竹胶板桌签和竹片桌签两代桌签生产技术。

  “在低碳理念大力推广的当下,‘两标一书’的发布应用,也将进一步推进百丈的竹产业全面提档升级,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共同富裕与碳中和目标同步实施,将进一步督促生产企业研发低碳技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也为全国山区乡镇绿色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做法。”王懿祥教授表示,“各地乡镇都可以来算一算,离碳中和有多远?”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