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丝”从浙里 “缎”造未来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师生团队学习传承杭缎省级非遗技艺
2023-07-14 09:13: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张可宁 通讯员 许佳一 许艺凡)2023年7月10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运助杭缎,河通未来”为实践主题,开展关于杭丝加工的调研活动。在指导老师张晓夏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走进省级非遗杭缎织造技艺——杭州庄华发织造厂生产车间,探寻作为杭州最具地方特色的纺织品,在传承非遗和顺应时代潮流两方面中做出的贡献。
  要做出轻薄如纸的杭缎其实并不简单,要经过复杂的工作流程,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毫厘千里。第一道工序是翻丝,通过机械的高速转动,将毛躁的绞装丝卷整齐有序地缠绕到有边筒子上,光滑紧致的线筒为后续作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接着通过粘胶液将两三根细线合成一根更结实的粗线,以满足纺织需求,此时线已经有了雏形,但离实际应用,还缺少强度、耐磨度以及弹性,需要使用加捻机将丝相互缠绕,使其更加结实精致,以达到纺织水平。随后,在千斤车间,数万根丝线在整经机下接受着红外线的“监视”,汇聚在织轴上,形成强劲有力的经线。
  根据企业讲解员的讲解,目前杭缎工厂的对外出口以原布料为主,与国外合作也基本为第一产业产品输出,总体利润较小。对此,实践团队成员认为杭缎产业链的延长与发展尤为重要。学生们利用专业优势,帮助工厂设计服装服饰,助力布料的第二产业加工生产,完善产业链;同时发扬并传播传统文化特色,帮助设计IP理念和形象,通过布料创意加工制造,既促进国内优秀文化传承,也推动杭缎国创产品走向世界,实现经济与文化在国外的双发展。
  通过实际的学习与思考,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了省级非遗杭缎织造技艺的魅力,机械的换代升级、款式的与时俱进,他们将传统杭缎与科技、时代碰撞,摩擦出璀璨的火花,值得更多的企业学习;同时,华发制造厂也在不断的增加与海外市场的合作,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传统文化走向未来。传承非遗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团队成员认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深挖传统文化底蕴,发挥专业优势,为文化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