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兴教裕农在泰顺 浙江外国语学院实践团用青春照亮共富之路
2023-08-07 10:2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通讯员 朱运涛 姚祥燕 牛雨露 摄影 冯思佩)7月17日-8月5日,浙江外国语学院兴教裕农实践团队赴温州泰顺县雅阳镇百福岩村开展助力共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已是浙外学子在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第5年。

  在20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通过启明学堂多彩课堂、廊桥研学、辣椒研学、寻迹红色记忆、联村开展爱国教育等多种活动,进一步助力浙南山村精神与产业共富。

  多彩兴趣课堂,丰富乡村文化教育

  实践团队在启明学堂开设的“家门的夏令营”暨暑期兴趣课堂,除根据学龄段开设国学、英语、历史、书法、绘画等基础性课程,今年还新增了文言文赏析、辩论、演讲、国际视野拓展、戏剧表演等扩展课程。

  在学堂里,当地的留守儿童或书声琅琅,或体验点横撇捺间的书法魅力,或勾勒出泰顺最美廊桥。茵茵田埂旁,孩子们高唱亚运歌曲,在整齐划一的加油呐喊声举行拔河比赛。

  实践团队还邀请到当地喜爱书法的文化名家和村民,走进学堂挥毫泼墨,展现他们对浙外在学堂开展活动的殷切希望及支持。

  来自初中班的周舒宁,是第二次参加启明学堂兴趣课堂,“我很感谢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教会了我很多之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他们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给我们上课,带我们研学。对于我来说,他们是我这个夏天最珍贵的回忆。”

  启明学堂这个暑假开设的兴趣课程除吸引百福岩村、雅阳镇区的留守儿童,罗阳镇、泗溪镇等周边乡镇都有中小学生慕名而来,这进一步见证了浙外兴教裕农实践团队依托启明学堂丰富乡村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多线研学,坚定做好乡村共富践行者

  实践团队还开展廊桥研学、辣椒特色产业研学、共富道路调研等多种研学考察活动,感受雅阳镇在“八八战略”引领下发生的精彩蝶变,坚定做乡村共富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泰顺是“中国廊桥之乡”,其中,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廊桥就有15座,泰顺等四县“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践团队积极开展泰顺廊桥(木拱桥)的非遗工艺的传承和传播,组织学生赴雅阳镇吴学养木拱廊桥工作室,拜访当地一位从十六岁时就从事廊桥建造的手艺人——吴学养老师。吴老师向同学们深入讲述了木拱廊桥中的特殊建筑结构,以及蕴含的中国传统建筑精髓与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还带领同学们参观雅阳镇国宝廊桥——普宾桥、永和桥,体验木拱桥搭建等非遗工艺,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泰顺廊桥的深厚内涵。

 

  辣椒产业是百福岩村特色支柱经济产业。近年来,浙外兴教裕农实践团队开展的辣椒研学活动也是百福岩村新型特色产业研学,实践团队带领学生们走进村庄辣椒基地,向学生讲解辣椒的种植、生长和品种。“这种尖尖的是朝天椒……同学们,你们知道辣椒是怎么从一粒种子变成餐盘里的食物吗?”队长楼嘉莹绘声绘色地向学生们介绍辣椒的生长过程,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将成熟的辣椒采摘下来与家人一起品尝。

  辣椒产业研学活动既提升了百福岩村辣椒产业的知名度,推动了村庄辣椒产品的销售,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提升了村低收入农户增收,也促进了村庄农文旅事业的发展。

  此外,实践团队还赴雅阳镇华东大峡谷项目、猫狸坎茶企、福梅村来料加工示范点等进行考察,深入了解雅阳镇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大力发展康养产业、茶产业、来料加工产业等,奔向共富之路。

  寻迹红色记忆,多村联动教育帮扶

  为深入践行“两个先行”理念,实践团队联合百福岩村两委赴雅阳镇灵乾革命堡垒村、郑丹甫纪念馆、白柯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等开展“红七月”主题活动,重温刘英、粟裕等革命先辈在泰顺战斗的革命故事,并在“八一”红色讲堂与当地党员干部开展深入交流,共同回顾先辈战斗的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

  实践团队还赴雅阳镇埠下村文化礼堂,与当地中小学生开展“童心映红心,启明筑未来”爱国主题活动,通过书法、演讲、互动问答等形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这也是浙外兴教裕农实践团队迈出启明学堂,进行多村联动教育帮扶的首次尝试。

  多村联动开展爱国主题活动

  20天的实践活动暂告一段落,但行走在泰顺百福岩村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关于启明学堂的故事也仍在继续。

  队长楼嘉莹说,在这个地方,她遇见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她只是怡如其分的出现,让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每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奋斗,都会离梦想更近。

  团队成员徐平说,“这是我第二年来到启明学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当看到教室中许多熟悉的面孔,我感动良久,原来牢记这份一年之约的不止我一人。通过他们的眼睛,我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感,每一次素履以往都会因一双双期盼的眼睛而坚定,每一次翻山越岭都会因一个个纯真的笑容而值得。”

  队员冯思佩说,在百福岩村,摄影镜头是实践团与孩子们对话的桥梁,“透过镜头,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世界,也让我意识到支教不仅是教育形式,更是心灵触碰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