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工商大学召开2023年人才工作大会
2024-01-06 19:2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林晓莹)1月5日,浙江工商大学召开2023年人才工作大会,会上举行了“商大欢迎您”和“商大祝贺您”仪式,校党委书记郁建兴、校长王永贵向新引进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以及刚刚入选国家长江青年学者和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教授表示祝贺,为他们颁发证书。

  欧洲科学院院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俞绍才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曾建平教授,国家长江学者讲席教授、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周孟初教授,国家长江学者讲席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张颖教授,民革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法学院叶赞平教授,国家青年长江学者、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郦萍教授,工商管理学院吴剑峰教授等7名高层次人才代表从书记、校长手中接过了祝福的鲜花,感人的画面和充满深意的话语,触动了在场的人。

  郁建兴向在场师生介绍了7位高层次人才代表的学术工作与贡献。他强调,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加盟将会进一步助推学校学科发展,他鼓励新入选国家长江青年学者和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的专家教授继续努力更好服务于卓越大学建设。他指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形成一个更好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要在更深刻理解尊重人的基础上形成关爱人才、助力人才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综合教育改革。他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做出更多贡献;以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要求谋划学校人才工作,为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为推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王永贵表示,学校聚焦人才强校战略,以“人才一号工程”为引领,总体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校存在人才高原总体高度不够的痛点,要持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真正把人才服务落实、落细、落到位,重视人才引进和培育并举,以高质量落实学校人才工作,把学校打造成为浙江高等教育的一张“金名片”。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已吸纳高层次人才104人,其中长江特聘、国万领军等国家级人才34人,省特级专家、省万领军等省部级人才70人。截至目前,浙江工商大学拥有欧洲科学院院士1名、浙江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拥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中国高被引学者等超60人次。

  会上,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教授吴剑峰作为新进中青年教师代表发表感想和思考。他对学校的学术氛围表示赞扬,并表示刚入职就能参加这样一场高层次人才恳谈会,深深感受到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入一支真正做到研究顶天立地,成果利国利民,共同追求卓越的队伍感到骄傲。

  现场,省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姚庆利、余杭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宋亮为学校“人才会客厅”揭牌,人才发展与工作办公室主任高燕、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梦云、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魏贵义分别作工作汇报,二级学院负责人与青年骨干教师代表签订《人才培育发展协议书》,标志着浙江工商大学“134人才工作体系”的全面建立,进一步强化了人才队伍的建设机制,为营造一个人才新生态提供支持和保障。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通过举办“商大欢迎您”“商大祝贺您”“商大感谢您”系列教职工荣誉仪式来表达对教职工的赞美和鼓励。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教职工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而且在构建“商大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温馨浙商大的大家庭中,新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商大欢迎您”中感受到无尽的温暖,学校不仅配备了“一对一”服务的“人才联络专员”,提供入职服务、项目落地、政策申报、法律咨询等全方位服务,还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解决他们在生活保障、子女入托入学、选房、买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去年4月,浙江工商大学首批25名“人才联络专员”上岗,这也是国内高校中的首创。

  本次会议特邀省委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姚庆利,余杭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宋亮出席会议。学校副校长陈衍泰、党委副书记袁金祥等校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陈衍泰主持。

(责任编辑 吴文建 赵洪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