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情景体验、实物展示、有奖问答……这场沉浸式禁毒宣传活动很出圈
2023-06-25 17:58:00

  “暑假有没有同学去泰国旅行,我高薪请你帮我带点土特产回来!”、“你能想象,这张邮票就是毒品吗”……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宁波财经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与海曙区高桥镇禁毒办共同举办的“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全民禁毒宣传活动,成了大学生们的“打卡热点”,不仅活动摊位前人潮涌动,不少同学还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答题卡,写下了禁毒防毒心得感悟。


  “本次禁毒宣讲不仅请来了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禁毒办的相关专家与同学们面对面进行知识讲解和情景模拟,更有高桥镇司法所、高桥派出所以及海曙检察院的干警和检察官,向同学们现身说‘法’,给同学们带来了沉浸式的禁毒普法体验。”该活动负责老师邵将介绍,除了宣讲形式生动有趣,高仿真的毒品样本、吸毒器具也让大学生们大开“眼”界。

  “我这有两杯冰冰凉凉的奶茶,大家谁要喝呀?”“学习压力是不是很大,我这有治疗焦虑的进口特效药可以试吃”……现场由禁毒办工作人员假扮的犯罪分子正在“推销”新型毒品。

  “这不就是电视剧《狂飙》中孟钰原本想给安欣喝的奶茶嘛,原来真有这种东西!”“这样的毒品防不胜防,我们平时如何才能辨别?”“发现这些可疑毒品又该怎么办?”……而面对这些新型合成、伪装性强的毒品,同学们又好奇又担心,纷纷请教起防范举措。

  “可能是一杯‘奶茶’,也可能是一袋‘跳跳糖’,就能让你堕入吸毒甚至贩毒的深渊!同学们现在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高桥镇禁毒办禁毒社工王敏给大学生们现场传授起防范方法,“首先还是要以防为主,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乱吃,在公共场所就餐尽可能不让食物离开视线,以防有人趁机‘钻空子’……如果大家自己或身边有同学遭到恶意投‘毒’,或发现有人涉嫌吸毒贩毒,一定要及时向学校老师反映、向公安机关报案。”


  “还记得之前我假扮犯罪分子请你们高薪从泰国带货的事吗?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位大四的学生就因为参与海外‘高薪带货’,被海关发现货物中夹带了毒品……”禁毒办工作人员的科普让不少同学对防范毒品有了新认识,而高桥派出所胡宁所长和来自海曙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孙琳洁、周洋,则用真实案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同学们在假期找兼职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那些境外带货、代收发快递的高薪工作,一定要谨慎甄别,切莫因为年少无知而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一直以为毒品离我们很远,没想到它们就潜伏在身边”,202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刘秦臻同学感慨地说,“最近也正好在找暑假工作,看来我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呀!”“期末的课程大作业的选题就是这个啦!”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陈芊同学,则对活动感受颇多,她决定以此创作一组禁毒插画,将更多对禁毒宣传内容融进作品。

  “近年来,我们深度链接社会禁毒普法力量,不断创新完善毒品治理体系,已逐步与宁波财经学院等企事业单位构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禁毒工作格局。”海曙区高桥镇禁毒办负责人邵盛站长说,未来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属地各学校的合作,策划打造更多可知、可感的禁毒宣传精品方案,以牢牢守住校园这个禁毒主阵地,全面抓好青少年禁毒普法教育工作。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我们与属地禁毒办、司法所、派出所、检察院等单位共同构建起了校内与校外联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禁毒教育体系,深入揭示了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切实提高了大学生对毒品的‘认、知、拒、防’能力。”宁财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卢虹说,“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发挥学院学科专业及社团的实践育人功效,组织开展更多接地气、聚人气、有朝气的普法禁毒宣传服务。”(投稿单位:宁波财经学院;作者:徐凯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