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让身体和精神都“不缺钙” 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践行体育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023-11-08 10:01:00

  

  “完全人格,首在体艺。我们全面践行‘无体艺 不农林’育人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进操场、走上舞台,要积极参加社团、坚持运动、接触才艺,在体育运动中强健体魄、愉悦身心,在艺术熏陶中丰富思想、提高修养,在全面发展中感悟‘体艺育人,终身受益’的价值所在。”谈到学院积极倡导学生运动,在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中让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不缺钙”的创新做法,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院长秦华教授说。

  “体艺育人”既符合育人规律,又能有效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全校上下深入践行“无体艺 不农林”理念,各个学院积极探索在体育、艺术方面育人的好做法、新举措,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集贤学院通过强化学生体育锻炼,注重让每一位学子在体育运动中强健体魄、健全人格、柔韧精神、充盈灵魂,探索出了一条以体育育人赋能高素质人才的新路径。


  “新生夏令营”是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的育人特色。在新生正式开学前,集贤学院就组织开展了由“东湖划艇”“旱地轮滑”“攀岩速降”“阳光晨跑”“荧光夜跑”“登山比赛”等特色体育模块组成的新生夏令营课程,力求每个学生参与、发现、掌握一项自己适合且喜爱的运动项目。丰富多样且颇具挑战性的体育运动,不仅帮助新生很快融入热烈而精彩的大学生活,而且在运动中淬炼青春意志、涵养团队精神,加深了同学们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集贤学院21级程再炜同学就是在“新生夏令营”中与长跑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今日,他对学院在夏令营中所安排的多样体育模块仍记忆犹新。“从没想到学院会将体育与学业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他说,“运动既让我实现了‘多巴胺自由’,又给了我精力充沛、活力满满的身心状态”。如今,程再炜已经成为校田径队队员,在自己运动的同时,更把运动的魅力分享、传递给了身边的人。


  让体育浸润学生形塑人格、健全性格、锻造体格的全过程,是集贤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之一。学院通过4学期的体育课程持续鼓励鞭策学生全员运动:第一学期安排基础体育课程激活身体机能、强化身体素质,第二至第四学期课程开设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三项特色体育模块,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运动技巧、强化团队意识。此外,学院每年举办院际趣味运动会、班际拔河比赛、阳光晨跑等多种形式体育活动,全面增强学生体质。

  在各项措施推动下,集贤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稳居全校前三。如今,学院不仅拥有许多热爱运动的个体,还诞生不少“运动寝室”。如C6-209寝室的徐亮是校田径队跨栏项目队员,曾获浙江省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第二名。他健康的活力、阳光的气质同样感染了朝夕相处的室友们,室友黄大新成为校足球队队员,室友姜爱民、徐晨超也一起参加了学院杯足球赛和排球赛。


  集贤学院一直鼓励学生要把运动作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予以坚持,实现学业与运动互促互进、体育与志业相辅相成。在崇体尚能的氛围感召下,学生们都将体育作为与学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成为了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志业。即使在考研、考公的关键阶段,老师们也不忘关心提醒同学们要注重体育锻炼、调节节奏,做到体学兼顾、张弛有度。

  “体育育人、终身受益”,在集贤学院191级学生胡雨冰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校期间,她不仅专业成绩优异,而且体育特长突出,曾获浙江省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亚军。学业课业、体育运动、学术研究在她的身上互促互进、相辅相成。在考研时,雨冰同学毅然作出“跨考”决定,最终成功考取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体育正逐渐成为了她的事业。”

  “浸透汗水的青春,恰是时代的风华。我们认为健康的身心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提升的本源。” 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童家飞表示,体育运动能让学生在意志的磨练和团队的关怀中体悟坚持的力量、获得纯粹的快乐,并在身心的淬炼中逐步做到面对困境坚韧且坦然、身处逆流坚毅而果敢。(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频道;作者:陈胜伟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