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升本在新华 | 安徽新华学院2025年普通专升本专业全景解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5-03-11 09:49:00
安徽新华学院招生办

  欢迎加入2025专升本官方QQ交流群

  1群.949218695 2群.162787791

  这里是安徽新华学院

  坐拥智慧化校园与蜀麓风光

  国家级课程、实验实训资源拉满

  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

  更是你圆梦本科的起点

  学校以“产教融合+实践赋能”为引擎,深耕本科专业建设,打造工学、文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领域人才培养高地。

  本科进阶,从新华园启航!

  这里总有一个专业与你双向奔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这就是我

  从“代码小白”到“技术大牛”

  代码为笔,梦想为路

  我们专注于培养具备计算机软硬件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的

  全能型人才

  计科专业发展路线图

人才培养模式

  三大亮点

  软硬兼修侠:左手电路,右手代码,用代码编织智慧,让算法在数据海洋中绽放光彩,我们是既懂硬件设计又擅算法优化的“全栈工程师”。

  芯片诗人:在微小的芯片上书写智慧诗篇,让代码在硬件上开出绚烂之花。

  师资力量:博士领衔的导师团队,80%教师拥有行业实战经验,带你在课堂“直连”产业前沿!

  教授团队

  核心课程

  知识地图大揭秘

  助你构建坚实的技术基础

课程围绕“软硬件通吃”展开:

《数据结构》

代码世界的乐高积木

教你用最优方式拼装数据

《操作系统原理》

解剖计算机“大脑”

揭秘开机到关机的魔法瞬间

《软件开发》

教你用代码搭建程序王国

培养“一行代码改变世界”的能力

《数据库系统》

“信息大管家”

学习大数据的必经之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

搞懂计算机的“五脏六腑”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硬件界的哈利波特

小身材大智慧

上能指挥火箭发射倒计时

下能让你家电器设备智能化!

......

  培养目标:掌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部署”全链条技能,成为能单挑项目的全能型数字战士!

  实践加成

  真实战场,闯关模式

  打造全能型数字战士

  实验闯关:每学期解锁新副本,在实验室里捣鼓硬件、调试代码,体验程序的快乐;

  项目实战:组队开发真实项目,比如设计智能家居系统、校园无人车,感受团队协作的快乐;

  毕业设计:毕业终极试炼,用1年时间孵化你的创新产品(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设计、基于Xilinx FPGA芯片的处理器设计与实现、基于单片机的独轮寻迹小车设计、基于STM32的太阳能发电及追光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用一场炫酷的成果展示,为大学生活画上完美句号!

  升学就业

  从新华园走向......

  考研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等前沿领域!

  就业方向:计科是技术人的黄金跳板,入职互联网大厂、科技企业、金融IT,岗位涵盖: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智能硬件工程师。

计科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单位

  学长学姐有话说

  升本选新华

  张友爱

  2025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专业

  我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中感受到各科任课老师对于同学们学习的重视,以及辅导员每时每刻对同学们成长的关心。

  正因如此,我才能在短短两年期间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国赛铜奖、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

  对想报考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我想说:本科课程相比专科会更注重理论知识,并且升本后的课程会很密集,所以备考前期要关注基础课的学习,而后期则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这不仅有益于考试,更对未来本科阶段的学习有很大的提升。

  同学们在升本后一定要抓住2年的在校时间去加强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为未来毕业后自己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提前铺路。希望你来到新华,爱上新华园。

  欢迎大家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QQ咨询交流群

  (群号:1031115383)

安徽新华学院2025年普通专升本分专业招生计划

考试科目

考试书目

考试大纲

  以上材料的最终确定版本还是要以安徽新华学院经省教育厅审核后发布的《安徽新华学院2025年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章程》为准哦~

服务考生

0551-65872818、65872838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