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著名法学家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叶中 做客皖西学院“政法周末大讲堂”
2025-03-17 14:36:00
皖西学院
  为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2025年3月13日下午,应皖西学院法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周叶中莅临皖西学院并做客“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89期,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作报告。校党委书记袁维海、党委副书记胡林娜,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法学院师生等300多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袁维海主持、胡林娜做总结。
  报告开始,周叶中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围绕报告主题,周叶中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周叶中指出,法治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要素,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建设是各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的理论总结。
  二是系统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周叶中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结合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解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周叶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周叶中谈到,正确的法治道路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从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法治道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三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保障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体系。周叶中紧密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深化立法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周叶中教授的报告站位高远、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报告中,他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身学习研究体会,回答了我国法治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法治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本期“政法周末大讲堂”既是一堂法学专业课,也是一堂思政大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周叶中,法学博士。武汉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秘书长,国家中高级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主任等。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并获第七、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首届国家教材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等各类奖励60多项。曾先后为中央政治局、中央部委以及省、市领导干部做法制报告2700多场次。周叶中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研究,积极构建中国宪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率先从宪法学角度研究台湾问题并建立国家统一理论体系,持续深耕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和依规治党问题并构建党内法规学科体系,做出诸多原创性、开拓性贡献。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50多项,独著、主编或与人合著学术专著、教材40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0多篇。(文图/吴停停 黄晶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