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赴霍山开展“健康+红色+中医药”暑期社会实践
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红医映皖,医路兴乡”暑期三下乡实践团于6月28日至7月2日深入六安市霍山县,以“健康科普+红色教育+中医药调研”三位一体模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健康科普进乡村,医教结合护成长
实践团在霍山县科技馆开展健科普活动普,成员以“童趣”方式式讲解心肺复苏“黄金 4 分钟”、海姆立克急救法“剪刀石头布”口诀等知识,配合人体模型演示与实操考核,带领儿童学习七步洗手法、人体骨骼结构、体重管理及防溺水常识。此外,通过五禽戏展演、武术互动等方式动传递强身理念。活动最后,儿童在队旗留下手印,象征健康理念与红医精神的传承。


二、红色教育铸医魂,义诊服务践初心
7月1日,实践团赴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学习革命历史,领悟红医精神内涵。随后在古桥畈村、落儿岭村党群服务中心为老党员开展“赤心融皖医路行”义诊,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服务,将“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结合。老党员分享奋斗故事,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以医学服务群众”的使命认知。

三、中医药调研探新路,科技赋能促传承
实践团走访霍山清沟石斛原种保育基地,了解“仿野生 + 科技”种植模式如何激活霍山石斛(十大皖药之首)产业。访谈磨子潭中医院院长汪孝麒时,针对中医人才断层问题,提出“传统技艺带教+现代健康管理”融合的传承思路。团队表示将以调研成果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基层医疗服务结合。


此次活动在霍山形成三重实践印记:健康科普提升乡村健康认知,红色教育筑牢医心向党的信念,中医药调研探索产业振兴路径。未来,学院团队将以校地合作为纽带,转化调研成果,持续深耕基层医疗服务,推动红医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时代价值。(陈猛 程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