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皖西学院法学院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做客“政法周末大讲堂”分享大学学习生活经验
2025-09-23 09:49:00
皖西学院

  为做好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助力2025级新生系好大学生涯“第一粒扣子”,9月21日,皖西学院法学院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做客“政法周末大讲堂”第198期,向2025级全体新生分享大学学习生活经验。

  参加分享的5名毕业生分别是:法学院2024届毕业生,现就职于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朱星霖、就职于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的周富航,就读于湘潭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刘宇星;法学院2025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安徽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王思缘、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曹佳怡。

  分享会上,朱星霖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一是铭记培养、传承初心。感谢母校提供的优质法学教育平台,课堂上老师的深入浅出讲解,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感谢室友同学互助与支持,法学求学路因思想碰撞而更具意义,这份师生情、同学情是母校给予的宝贵财富。二是立足专业,以诚待人。积极参与法学专业交流活动,如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学习他人的专业思维与实务经验。秉持法学人应有的诚信与友善,与人交往时坚守原则,同时学会倾听与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助力。三是科学规划,持之以恒。希望大家明确目标,尽早制定计划,合理协调法考、考公或考研三种考试的时间,根据目标拆解学习任务,制定阶段性计划,避免盲目备考。应试过程难免遇到挫折,要及时调整心态,通过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缓解压力,相信坚持终会有收获。祝愿学弟学妹们在母校学有所成,未来在法学领域绽放光彩。
  周富航对新入学的学弟学妹表示欢迎,介绍六安作为上古四圣司法鼻祖皋陶的封地,在此学习法律是明智之选。然后提出如何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握好课堂学习与课下自学。二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大学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未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三是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形势严峻,希望学弟学妹能够把握好学院安排的两次见习机会,在实践中明晰自己的职业规划。四是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文体活动和理论学习一样重要,大学生活应当丰富多彩,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周富航还对准备竞选班委,学生会干部的同学表示要摆正位置,肩负职责,服务同学。
  刘宇星围绕三点分享:第一,珍惜起点,勇敢追梦。皖西学院是积蓄力量的最佳平台,它赋予我们底气,要相信这里能托举大家的任何梦想。第二,掌握方法,贵在坚持。法学学习,核心是“理解”与“背诵”的融合。深度理解法理逻辑构建知识骨架,精准记忆概念法条填充血肉。而“二战”成功的最大心得,就是坚持——拥有不被困难定义的韧性,比任何技巧都重要。第三,全面发展,心怀感恩。大学是人格塑造的黄金期,希望学弟学妹保持好奇,踏实做人,并永远铭记师恩与友情。
  曹佳怡对新入学的学弟学妹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时间规划。在校期间系统学习法学课程,为后期的法考或者考研奠定坚实基础;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尽早通过四六级考试,以考促学,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二是考研经验分享。曹佳怡将备考的时间按月份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达成目标,为学弟学妹指点迷津。三是注重劳逸结合,多多参加活动,锻炼身体。
  王思缘根据自己的考研经历总结了三大学习方法:一是对于英语学习要尽早开始,贯彻到学习全过程。二是对于专业课学习要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体系和框架,对知识点的理解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理解记忆重复背诵。三是对于政治学习要刷题,理解记忆。王思缘对于全阶段的学习总结了六个字“心态”“效率”“检测”。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保持学习法律的热情,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在学习法律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刘鑫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分享会是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环节,2025级新生要以学长学姐为榜样,传承法学院优良学风,树立远大目标,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文图/姚德军 贾良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