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学院开展第九期新教师校本培训 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与思想觉悟,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助力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求,10月16日-17日下午,合肥城市学院2025年新教职工岗前培训暨校本培训(第九期)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60余名新教职工参训。学校领导林瀚、成祖德、祝家贵、李义宝、田园、杨彦友、宇晓锋、何旵升及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出席培训开班式,校长祝家贵主持开班式。

培训开班式上,校党委书记成祖德首先对加入合肥城市学院的新教职工表示热烈欢迎和真诚祝福。他指出,在全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喜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学校举行校本培训,意义十分重大。他强调了培训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引导大家及时完成角色转变,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熟练掌握基本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切实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熟悉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办学理念,确保上岗后能够更好履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责,更好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他对培训工作与新入职老师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做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忠诚践行者;二是对标“四有”标准,锤炼过硬本领,做新时代学生成长的真诚引路人;三是融入发展大局,勇担岗位职责,做特色化高水平大学的坚定奋斗者;四是严明培训纪律,增强培训效果,做优良学风和优良作风的模范传承者。他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珍惜此次培训机会,认识到位,认真学习、学以致用,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董事长林瀚从多维视角为新教职工搭建成长指引框架。他首先回顾了学校沐雨栉风、持续奋进的发展脉络。还描绘了学校办学蓝图,激励新教师汲取前行力量,坚定教育目标。同时围绕校徽校训、铜勋舰精神、三扶志愿者精神、教师誓词、幸福校园等七大维度诠释学校文化、人文情怀与价值取向。他希望,各位新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了解、认同、接纳进而内化为行为准则,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双向奔赴,共创未来。他从“师道尊严”“敬天爱人”“止于至善”三个维度解读教师的职业内涵,并强调“与时俱进”的重要性,这四位一体共同构成新时代教师的完整成长图景。他要求新教师既要守护传统师道根基,又要开拓未来教育视野,立足讲台胸怀天下,深耕专业且保持开阔格局,以初心应对挑战,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甘当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后,他向全体新教师送上了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校长祝家贵在主持时指出,新教职工大多来自行业企业的骨干精英,大家怀揣知识、热情、梦想与抱负,加入合肥城市学院,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崭新的生机与澎湃的活力。他希望,大家深化对教育工作的理解与认同,熟悉学校的文化脉络、办学理念和规章制度,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与技能,提升综合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快速融入学校大家庭。
在庄重的氛围中,人事处处长带领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宣誓。誓言有声,育人无形。铿锵有力的承诺,不仅彰显了教师们坚守教育初心、恪守职业道德的坚定决心,也让大家更加明确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为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开班式后,校长祝家贵以“怎样上好一门课”为主题开展了本次校本培训的第一节课。他聚焦“追求一种价值、明确两项任务、抓好三个环节、注重四个坚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不仅为教师们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也为相关教学工作开展指明方向,有助于推动各项教学举措有序落实,助力学校教学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随后,培训会进入教育教学专项培训阶段。期间,各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要求”、“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师德师风、职业发展规划与人事管理”、“高校科研申报与主要制度解读”等不同主题开展了精彩的讲课,内容丰富实用,针对性强,带领新教职工共同开启一场充实且富有意义的学习提升之旅。





此次为期两天的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培训深度,更具实践温度,从校情文化解读到教学技能实操,从师德师风引领到科研路径指引,每一项内容都精准对接职业发展需求。通过科学设置培训专题,为新教职工完成角色转换,熟悉学校办学理念与规章制度,提升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提供了切实帮助,为新教职工搭建起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桥梁。据悉,合肥城市学院教师校本培训每年集中开办一期,已经连续举办了九期,成为合肥城市学院教师长效成长支持体系的重要一环,较好地促进新教职工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与科研先锋,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