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蚌埠工商学院管理学院于10月中旬启动“职业认知创新实践月”系列活动。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充分整合学院及四个系五个专业的企业及校友资源,聚焦从连锁品牌扩张密码到大型企业用人哲学的多元企业实践主题,通过企业讲师进课堂、优秀校友分享、毕业实习宣讲等多元化实践育人形式,有效提升了毕业生在离校前的职业认知能力。
一、企业讲师进课堂:注入行业前沿智慧
各系精心策划,邀请业界资深专家走进课堂,将最新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带入校园。工商管理系特邀甜啦啦高级讲师孙忆杰,以“连锁品牌市场拓展的底层逻辑”为主题,通过详实的品牌发展案例,深入解析品牌力、供应链、产品力三大核心要素的协同作用;物流管理系邀请蚌埠综保区招商引资部部长王一珩,就“保税物流新发展”进行专业解读,通过大量一线数据和实操案例,展现综保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平台的重要功能;人力资源管理系聘请国轩高科HR总监吴丽娜,系统分享大型科技企业在人才“选育用留退”全链条管理中的实践经验。

二、优秀校友分享:传承实战经验
各系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传帮带作用,邀请在各行各业取得突出成绩的校友返校分享。市场营销系特邀毕业仅一年即荣获杭州自如“金牌管家”称号的王佳乐校友,以其亲身经历演绎“营销新星的成长密码”。他系统总结的“懂产品、懂用户、会沟通、善复盘”职场进阶四步法,以及对同理心、抗压性、主动性等软实力的深刻理解,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成长路径。这种“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分享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成长自信心。人力资源管理系特邀毕业生潘杨柄(目前就职于杭州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担任团队负责人,带领着二三十人的团队)参与分享。他围绕“人力资源服务业真实图景”分享主题,对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整体态势与业务现状,向师生们进行了系统阐释与深度解读。

三、推荐实习宣讲:搭建实习就业直通车
管理学院与数据科学与应用学院联合举办了“实习动员暨企业宣讲会”,汪时珍副校长为同学们做实习动员讲话。京东物流、甜啦啦、上海链家等10家优质企业进行了宣讲,提供了覆盖物流、科技、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实习岗位。宣讲会后,两学院联合举办了双选会,毕业生们与企业HR积极交流,累计投递简历1800余份,达成初步实习意向186人。市场营销系与北京自如企业深度合作,在企业导师完成行业趋势分析和岗位需求介绍后,立即组织现场面试,实现“即学即用、即评即选”的无缝衔接。

通过企业需求前置、校企协同育人等模式,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有效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为企业选拔人才开辟了便捷通道,真正打通了从校园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
四、职业认知培训:深化对行业理解
学院经过与安徽京东物流公司精心谋划,联合举办了为期2天的实习岗前校园培训,覆盖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团队协作、实习规范等多个维度,通过动员大会、分组选岗、课程培训、拓展训练及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培训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科学的考评方案,并从课堂表现、团队合作等维度评选出“优秀学员”与“优胜小组”,纳入企业战略人才储备池。本次校园培训活动,既增加了学院承接企业咨询服务的有益经验,也有效降低了实习企业成本,提升了实习生与实习岗位的精准匹配度。截至目前,我院已有30余名2026届毕业生被京东物流、上海链家、北京自如等企业第一批录用上岗实习。

五、亲赴实践现场:锤炼专业能力
劳动关系专业师生团队赴蚌埠市劳动仲裁院,全程观摩“劳动关系确认与工伤认定”真实案件庭审,零距离感受劳动争议处理的完整流程,在实践中锤炼法律应用能力和职业判断力。

本次“职业认知创新实践月”累计开展系列活动10余场,覆盖学生600余人,形成多方协同发力、合力实践育人的良好局面,成功打破了课堂与职场的壁垒,为学生搭建起一座从理论知识学习走向职业实践认知的坚实桥梁。(图文/迟梦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