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148
    2025,10,18
  •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148
    2025,10,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备考 - 成考问一问

成考语文考试大纲 重要知识整理

2023-08-01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语文科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阕读和鉴赏、写作四个方面,考试以测试阅读和写作能力为重点。

一、复习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由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四级,高层次要求一般包含低层次要求。

A级着重测试记忆辨识能力;

B级着重测试理解分析能力;

C级着重测试鉴赏评价能力;

D级着重测试应用表达能力。

语言知识及运用(了解基本的语言知识,目的在于运用。)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

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以附录《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A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

4.辨识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D

5.语言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D

6.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D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B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B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B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B

5.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C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C

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C

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鉴赏古代诗歌。

1.理解句子,把握文意。B

2.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B

3.归纳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主旨。B

4.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C

5.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现手法。C

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C

写作

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D

2.根据试题要求,写作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D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方法和时间

考试方法为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采用人工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常规卷;采用机器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分卷。分卷包括I、Ⅱ两卷:I卷为单项选择题占30分,试卷类型有A,B两种,每位考生只答一种;Ⅱ卷为除单项选择题以外的其他题型,占120分。

试卷内容、赋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选择题,四选一)24分

1.字音(4分)

2.字形(4分)

3.近义词或虚词(4分)

4.辨识病句(4分)

5.成语的使用(4分)

6.语言连贯(4分)

现代文阅读41分

1.自然科学类文章(16分)

四个单项选择题(7、8、9、10题)。

考查内容包括:词语的理解、语句的理解、段意的理解等。

2.社会科学类文章或文学作品(25分)

四个简答题(11、12、13、14题)。

考查内容包括:

①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②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③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式。

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⑤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25分

1.文言文阅读(16分)

三个题(15、16、17题)。

考查内容:

文言语句翻译;归纳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许有适当向外延伸的题)

2.诗词阅读(9分)

二个简答题(18、19题)。

考查内容:理解、鉴赏诗词的形象特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

写作60分

题型赋分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25%

其他题型(含作文)约75%

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约50%

中等难度题约40%

较难题约10%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