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108
    2025,10,18
  •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108
    2025,10,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备考 - 成考问一问

2020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重要得分知识点归纳

2023-08-03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今年成人高考在10月下旬就要进行考试了,小伙伴们一定要在考试之前认真复习。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起专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大家考前可以多过几遍,加深记忆。

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重要得分知识点

古诗词经典名句整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名词解释

1.朅:健壮英武的样子。 2.杲杲:日光明亮的样子。

3.茕茕:孤单茕独状。 4.援:取。

5.深辙:大车的车迹。 6.俱:同来。

7.款款:徐缓的样子。 8.千寻:形容铁链之长。

9.怛:恐吓。 10.狎:亲近而不庄重。

11.阑珊:残,将尽。 12.衾:被子。

13.杳杳:深远幽暗的样子。 14.星如雨:焰火或者灯光之盛。

15.阑珊:零落,稀疏。 16.梦蝶:短暂,虚幻。

17.宁帖:安宁,安稳。 18.膏:润发的油。

19.痗:病,痛苦。 20.慊慊:不满,怨恨。

21.扶疎:繁茂状。 22.降幡:表示投降的旗帜。

23.畋:打猎。 24.离尤:遭灾。“离”通“罹”。

25.晌:一会儿。 26.刚道:硬说。

27.暗香:幽幽的香气。 28.龙蛇:指碑文上的字迹。

29.寻常:长度单位。二尺为寻,二寻为常。

语文常识知识

1.《诗经》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 或 《诗三百》 ,由于孔子曾以它为教导学生的教材, 汉代 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 《诗经》 。

2.由屈原开创的 楚辞 ,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 浪漫主义和现实 主义两大源头。

3.屈原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香草美人 的象征性意象。

4.《论语》是 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 著作。

5.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曹丕的 《燕歌行》 则开创了 七言 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7.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

8.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 李白 杜甫 。以 王维 孟浩然 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

9.晚唐杜牧为晚唐 七绝圣手 , 李商隐 擅长写无题诗。

10.古体诗又称 古风 ,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宽,句无定数,篇章可长可短,能自由换韵。近体诗对音韵格律要求严格,故又称 格律诗 ,包括绝句和律诗。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