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庆师范大学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2025-07-09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官方通报2025年安庆师范大学专升本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参考24年考试大纲,本站专升本栏目备考安徽专升本的大二大三学子整理了24年考试大纲,内容包含了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目标与水平层次和考试内容等信息,更多详细内容见下。
一、考试范围与内容
本课程需要学生根据使用需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运动特点、功能;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用及设计计算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包括绪论、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机械的调速和平衡;连接、挠性传动、啮合传动、轮系、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弹簧等机械结构的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总分为150分。考试侧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教材如下:
王立波等.《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
二、考试目标与水平层次
本纲要确定的考试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和考试水平三部分组成。“知识与技能要点”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条目”是“知识与技能要点”内容的细化;考试水平是具体确定所考查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层次。
本纲要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A(识记)、B(理解)、C(掌握)、D(综合运用)。每一较高层次同时包含其较低层次的考试水平。其具体含义为:
A(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确地辨别、再认或再现相应的基础知识,如要求学生能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识别出学过的知识(再认)或者能按题目要求复述学过的知识(再现)。即在记忆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学习成果。例如:“运动副”的概念。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除“识记”的要求外,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例如:V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初步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方法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简单问题。例如:平面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D(综合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具有系统的、灵活的、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例如: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
三、考试内容
一、绪论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 | |||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一般程序 |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设计基本要求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 √√ | √ |
学科的发展趋势 | 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 √ |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运动链和机构 | √ | √ | ||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 运动副及构件的表示方法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步骤 | √ | √ | ||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 平面运动构件的自由度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 √ | √ | √√ |
三、平面连杆机构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铰链四杆机构中存在曲柄的条件 | √ | √√ | ||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 压力角和传动角急回特性死点 | √ | √ | √ |
四、凸轮机构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 凸轮机构的特点凸轮机构的分类 | √ | √ | ||
凸轮机构的特性分析 | 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 √√ |
五、带传动和链传动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传动的分类V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 √√ | √ | ||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带的弹性滑动与传动比带传动的应力分析 | √ | √√ | ||
普通V带和V带轮的结构 | 普通V带的结构与尺寸普通V带轮的结构V带传动的设计 | √√ | √ |
带传动的张紧和维护 | 带传动的张紧带传动的维护 | √ | √ | ||
链传动 | 滚子链与链轮链传动的张紧、布置和润滑 | √ | √ |
六、齿轮传动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 齿轮传动的特点齿轮传动的分类 | √√ | |||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 | 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渐开线齿廓啮合特点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 √√ | √ | ||
渐开线标准直齿轮的啮合传动 | 渐开线标准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渐开线齿轮的标准安装 | √ | √√ | ||
渐开线齿轮的切削加工方法 | 仿形法展成法 | √√ | |||
齿轮的根切现象与最少齿数 | 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渐开线标准齿轮的最少齿数 | √ | √ | ||
齿轮的失效及齿轮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 齿轮的失效形式齿轮的材料选择许用应力 | √√ | √ | ||
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及设计准则 | 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齿轮的结构与精度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与步骤 | √√√ | √√ | √ | |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 齿廓啮合的特点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正确啮合的条件 | √ | √√ | ||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 直齿圆锥齿轮的特点和应用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正确啮合的条件 | √√ | √ | ||
蜗杆传动 |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分类蜗杆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蜗杆传动正确啮合的条件 | √ | √ | √ |
七、轮系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概述 | 轮系的应用特点齿轮系的分类 | √ | √ |
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 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组合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 √ | √√ | ||
齿轮系的应用 | 齿轮系的应用 | √ |
八、连接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螺纹连接 | 螺纹的类型与特点螺纹的主要参数螺纹连接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螺纹连接的拧紧与防松 | √ | √√ | √ | |
轴毂连接 | 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 | √ | √ | √ |
九、轴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轴的作用和分类 | 轴的作用轴的分类 | √ | √ | ||
轴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轴的结构设计 | 轴设计的基本要求轴的结构设计轴上零件的固定轴的制造与装配工艺要求 | √√ | √√ | ||
轴的强度计算 | 按轴的扭转强度条件计算按轴的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 √√ |
十、轴承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概述 | 滚动轴承的组成与分类滑动轴承的结构与分类 | √√ | |||
滚动轴承的代号 | 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后置代号 | √√√ | |||
滚动轴承的合理选用 | 滚动轴承的合理选用 | √ | |||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及静强度计算 | 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滚动轴承的当量动载荷计算滚动轴承静强度计算 | √√ | √ | √ | |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 滚动轴承轴系支点的结构形式滚动轴承组合的调整滚动轴承的配合与装拆 | √ | √√ |
滚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 | 滚动轴承的润滑滚动轴承的密封 | √√ |
十一、联轴器和离合器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概述 | 联轴器的分类离合器的分类 | √√ | |||
刚性联轴器 | 套筒联轴器凸缘联轴器 | √√ | |||
挠性联轴器 | 无弹性元件联轴器弹性联轴器 | √√ | |||
离合器 | 牙嵌式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 | √√ |
十二、间歇运动机构
知识与技能要点 | 考试条目 | 考试水平 | |||
A | B | C | D | ||
棘轮机构 | 棘轮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棘轮机构的特点与应用 | √ | √ | ||
槽轮机构 | 槽轮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槽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槽轮槽数和拨盘圆柱销数的选择 | √ | √ | √ | |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 √ |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核形式
(1)采用闭卷笔答的方式。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试卷结构:(命题单位可依据具体情况在5%的比例内增减)
(1)按知识点分
序号 | 知识科目 | 百分比 | 分值 |
1 | 绪论 | 3.3% | 5分 |
2 |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 6.7% | 10分 |
3 | 平面连杆机构 | 20.0% | 30分 |
4 | 凸轮机构 | 3.3% | 5分 |
5 | 带传动和链传动 | 16.7% | 25分 |
6 | 齿轮传动 | 20.0% | 30分 |
7 | 轮系 | 6.7% | 10分 |
8 | 连接 | 3.3% | 5分 |
9 | 轴 | 6.7% | 10分 |
10 | 轴承 | 6.7% | 10分 |
11 | 联轴器和离合器 | 3.3% | 5分 |
12 | 间歇运动机构 | 3.3% | 5分 |
(2)按考试水平分
考试水平 | A | B | C | D |
百分比 | 25% | 35% | 30% | 10% |
(3)按考试题型分
题型 | 填空题 | 选择题 | 简答题 | 计算题 | 分析题 |
百分比 | 13.3% | 10% | 26.7% | 20%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