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5,10,18
  •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5,10,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备考 - 成考问一问

2024年安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5-07-1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安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考试大纲已公布,大纲规定了参考用书,考试内容和有关招生计划等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信息,具体细节如下:

安庆师范大学2024年专升本考试 小学教育专业

科目1《教育学》考试纲要

一、考试范围与内容

本纲要规定的考试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 生、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研究、教育 改革与发展等十二个部分。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教育学理论和方 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教材如下: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年,第 3 版.

二、 考试目标与水平层次

本纲要确定的考试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和考试水平三部分组成。“知识与技能要点”考 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条目”是“知识与技能要点”内容的细化;“考试水平” 是具体确定所考查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层次。

本纲要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A(识记)、B (理解)、C (掌握)、D (综合运用)。每一较高层次 同时包含其较低层次的考试水平。其具体含义为:

A(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确地辨别、再认或再现相应 的基础知识,即在记忆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学习成果。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所学知 识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重要原理的初步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 上,用所学过的知识、原理及方法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简单问题。

D(综合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具 有系统的、灵活的、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 考试内容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三、考试内容
(一)教育与教育学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教育与教育学的性质1.教育、教育学的定义 2.教育学的性质
教育学的学习方法以 及教育学产生的历史1.教育学的学习方法 2.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
(二)教育功能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三)教育目的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内涵 2.教育目的的分类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几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时应注意的 问题
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2.新时期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四)教育制度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 BCD
教育制度的含义及类 型1.教育制度的内涵 2.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 3.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现代学制的基本类型 2.现代学制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五)课程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课程的含义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类型1.课程的类型 2.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六)教师与学生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教师的素质1.教师的职业素养 2.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生的特点1.学生的教育地位 2.学生的特点
良好师生关系1.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方法
(七)课堂教学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教学过程1.教学的含义 2.教学过程的规律、原则、内容√ √
教学设计模式1.课堂教学环节 2.主要的几种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和运用技巧
(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生活教育、学校教育 的含义1.生活教育、学校教育的含义 2.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
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几种生活教育理论
重要他人的含义重要他人的概念 失范行为的各种理论
(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内容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班集体建设的方法1.班集体对学生的作用 2.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良好班集体的特点1.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2.良好班集体的特点
(十)学生评价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学生评价的含义1.学生评价的含义 2.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
学生评价的方法1.学生评价的意义 2.学生评价的方法
学生评价的类型学生评价的类型
(十一)教师的教育研究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教师成为研究者需具1.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备的素养2.教师成为研究者需具备的素养
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1.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优势 2.教育教育研究的特点√ √
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 方法1.行动研究 2.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十二)教育改革与发展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教育改革的含义教育改革的含义 教育改革的意义
教育改革的内容世界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教育改革的趋势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考核形式

(1) 采用闭卷笔答方式。

(2)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试卷结构(命题时可依据具体情况在10%的比例内增减)

1 )按知识点分

序号知识章节百分比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5%
2第二章教育功能10%
3第三章教育目的15%
4第四章教育制度10%
5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0%
6第六章课程10%
7第七章课堂教学10%
8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8%
9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0%
10第十章学生评价7%
11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2%
12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3%

2)按考试水平分

考试水平ABCD
百分比30%30%30%10%

3)按考试题型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
百分比30%10%20%20%20%

备注: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分析论述。

科目2《心理学》考试纲要

一、 考试范围与内容

本纲要规定的考试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学的概述、意识与注意、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与想

象、情绪和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与性格、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心理评估与测验等, 总分为 150 分。考试侧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考查考生运用所 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教材如下:

《心理学基础与应用》苟增强 编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第1版。

二、 考试目标与水平层次

本纲要确定的考试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和考试水平三部分组成。“知识与技能要点”考 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条目”是“知识与技能要点”内容的细化;“考试水平” 是具体确定所考查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层次。

本纲要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A(识记)、B (理解)、C (掌握)、D (综合运用)。每一较高层 次同时包含其较低层次的考试水平。其具体含义为:

A(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确地辨别、再认或再现相应 的基础知识,即在记忆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学习成果。

B (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所学 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重要原理的初步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 上,用所学过的知识、原理及方法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简单问题。

D(综合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具 有系统的、灵活的、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 考试内容

(一)心理学的概述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任务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科学的心理观1.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人的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
心理学的发展1.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二) 意识与注意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意识概述1.意识的概念和内容
2.意识的特点
3.意识的状态
4.青少年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注意概述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本质
3.注意的种类
4.注意的功能
5.注意的外部表现
6.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注意品质的培养1.注意的基本品质
2.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三) 感觉和知觉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感觉和知觉概述1.感觉的概念与特征
2.知觉的概念与特点
3.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感知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及其变化
2.知觉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感觉和知觉的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知觉1.社会知觉概述
2.社会知觉的过程
3.社会知觉中的几种效应
(四) 记忆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记忆概述1.记忆的概念
2.记忆的测量方法
3.记忆的分类
4.记忆的形式
5.记忆的生理机制
记忆的基本过程1.识记
2.保持
3.再认和回忆
遗忘1.遗忘的概念
2.有关遗忘的学说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4.遗忘的规律
良好记忆品质的 培养及应用1. 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2.记忆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五) 思维与想象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思维的概述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2.思维的品质
3.思维的分类
4.思维和语言的联系
想象的概述1.想象的概念
2.想象的功能
3.想象的分类
思维的一般规律1.思维的过程
2.思维的形式
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4.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
5.思维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
(六) 情绪和情感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3.情绪和情感的成分
4.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情绪情感的 一般规律1.情绪和情感的特性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
4.情绪和情感在教育中的运用
情绪的调节1.情绪调节的策略
(七) 意志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意志的概述1.意志的概念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与认知、情感的关系
意志行动的过程1.意志行动的概述
2.意志行动的阶段
意志品质的特征与培养1.意志品质的特征
2.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3.意志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
(八) 个性倾向性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需要1.个性倾向性的概念
2.需要的概述
3.需要的理论
4.需要的特征
动机1.动机的概述
2.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3.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4.动机的理论
兴趣1.兴趣的概念
2.兴趣的功能
3.影响兴趣形成的因素
4.兴趣的品质
(九) 能力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能力概述1.能力的概念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能力的分类
4.智力的概念
5.智力的理论
能力的个别差异1.能力的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4.不同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能力形成和发展 的条件1.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能力的培养
(十) 气质与性格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气质概述1.气质的概念
2.气质的心理特点
3.气质的类型
4.气质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
性格概述1.性格的概念
2.性格和能力、气质的关系
3.性格的结构
4.性格的分类
5.影响性格形成于发展的因素
气质与性格的 评定方法1.气质评定的方法
2.性格评定的方法
(十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 点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教育1.心理健康的含义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途径和方法
(十二)心理评估与测验
知识与 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
ABCD
心理评估1.心理评估的概述
2.心理评估的方法
3.评估者应具备的条件与职业道德
4.心理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
心理测验概述1.心理测验的概念
2.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3.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辅导和评估中常用的心 理测验1.智力测验
2.人格测验
3.临床测验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核形式

(1) 采用闭卷笔答方式。

(2) 考试时间 90 分钟。

(3) 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 释;论述题要求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分析论述。

2.试卷结构:(命题单位可依据具体情况在 10%的比例内增减)

(1)按知识点分

序号知识科目百分比
1第1章绪论5%
2第2章 意识与注意10%
3第3章感觉和知觉10%
4第4章记忆10%
5第5章思维与想象10%
6第6章情绪和情感10%
7第7章意志10%
8第8章个性倾向性10%
9第9章能力10%
10第10章气质与性格10%
11第11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3%
12第12章 心理评估与测验2%

2)按考试水平分

考试水平ABCD
百分比30%30%30%10%

3)按考试题型分

题型单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百分比20%15%15%25%25%

备注:简答题只写要点,不必解释;论述题要求既要有要点,又要有分析论述。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