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5,10,18
  •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5,10,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备考 - 成考问一问

2024年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5-07-10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安徽医科大学的护理学专业考试大纲已公布,大纲规定了参考用书,考试内容和有关招生计划等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信息,具体细节如下:

《护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总纲

2024 年安徽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专升本考 试”)是面向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 业生和在安徽省应征入伍的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 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 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专升本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专升本考试大纲是专升本考试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 评价、复习专业课考试的依据。专升本考试大纲明确了专升本考试的 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专升本考试内容改革、 规范专升本考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专升本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等学 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及普通专科专业课程书 目(“十三五”规划教材)制定。

依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印发<安徽省 2024 年普通高校 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操作办法>的通知》(皖招考〔2024〕6 号)和本 科院校招生章程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综合性、专业性,着 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 升本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 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专业能力教育 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专升本考 试评价体系。

专升本考试学科考查内容纲要包括“考核目标与要求”与“考试 范围与要求”两个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依据学科课程与教材版 本,学科考查目标(能力要求)依据最新学科素养要求。“考试范围 与要求”依据学科内容(范围)和学科素养要求综述,学科考查内容 分类列举,为考纲内容主体。做到使考生能纲举目张,了解考试内容、 考查内容的能力层级要求或考查要求。

专升本考试大纲解释权归安徽医科大学。

考查内容纲要

第一章 绪 论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目标和护理实践的主要范 畴;

(2)护理学的发展史和不同阶段的护理特点;

(3)南丁格尔对护理专业的主要贡献;

(4)国际和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事件。

2. 理解:(1)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几个“护理”概念内容以及他们之间异同点。

3. 运用:(1)能够运用实例来说明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2)能够运用实例来说明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护理学的发展

2.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实践标准

3. 护理学的范畴

(1)护理学的理论范畴;

(2)护理学的实践范畴。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2)健康促进的原则和策略;

(3)疾病谱的变化和疾病预防的策略;

(4)初级卫生保健的任务和内容。

2. 理解:(1)健康、健康促进、疾病、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健康 教育的概念;

(2)护理实践中三级预防的具体内容。

3. 运用:(1)能够分析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说明其对护理实践的指 导意义。

(2)能够举例说明健康教育的程序。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健康与健康促进

2. 疾病与疾病预防

3. 卫生保健

4. 健康教育

第三章 我国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我国医院的类型和分级、医院的功能和主要构成部分;

(2)门诊、急诊和病区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 理解:(1)卫生服务体系、医院、医院分级管理的概念;

(2)门诊、急诊和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3. 运用: 能够结合现实情况,评述我国城乡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对促 进国民健康的作用。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我国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组织结构

(1)卫生服务体系;

(2)卫生保障体系;

(3)卫生监督与执法体系。

2. 我国城乡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1)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2)城市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3. 医院

(1)医院的工作特点和功能;

(2)医院的类型与分级;

(3)医院的组织结构;

(4)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和护理工作。

第四章 护士与患者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患者的角色及其权利和义务;

(2)现代护士的角色及功能;

(3)护患关系的特征、基本内容及建立和发展过程。

2. 理解:(1)角色适应、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行为强化、 患者角色行为缺如、患者角色行为消退的概念;

(2)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本要求。

3. 运用:(1)能够举例说明患者常见的角色适应不良;

(2)能够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论述现代护士应具 备的素质。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角色理论

2. 患者

(1)患者角色;

(2)患者的权利和义务。

3. 护士

4. 护患关系

(1)护患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

(3)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4)护患关系的建立过程;

(5)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士的要求。

第五章 护理实践中的伦理和法律法规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护理伦理的 5 条基本原则;

(2)护理职业道德规范;

(3)护士执业注册规定;

(4)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分级、分类以及处理程序。

2. 理解:(1)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知情同意、医疗事故、护理差 错、侵权的概念;

(2)护士在护理实践中法律责任的主要内容。

3. 运用:(1)能够用实例说明护士在护理实践中会遇到的伦理问题 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2)能够正确区分护理活动中的故意侵权行为与无意侵权

行为、疏忽大意与渎职罪。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护理伦理与实践

(1)护理伦理的概念与原则;

(2)护理职业道德规范;

(3)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与处理原则。

2. 护理法律法规与实践

(1)法律法规的概念;

(2)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3)护士职业资格;

(4)医疗护理差错事故;

(5)护理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6)护理实践中法律问题的防范。

第六章 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系统、需要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塞里的应激学说、皮亚杰的发展 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3)常见的应激源以及人类常见的应激反应;

(4)沟通的构成要素和影响沟通的因素;

(5)常见护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2. 理解:(1)系统、需要、应激源、开放系统、动态系统、护患沟 通信息反馈、非语言沟通、同理的概念;

(2)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系统方法的步骤;

3)沟通各层次的特点、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作用和

特征。

3. 运用:(1)能够举例说明需要层次论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2)能够举例说明影响护患有效沟通的因素和护患语言沟通 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系统理论

2. 需要理论

3. 应激与适应理论

4. 生长与发育理论

5. 沟通理论

6. 护理理论

(1)奥瑞姆的自护理论;

(2)罗伊的适应模式;

(3)华生的人文关怀学说;

(4)纽曼的系统模式。

第七章 科学思维方法和临床护理决策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评判性思维的结构要素和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

(2)评判性思维的类型和护理专业决策;

(3)循证思维基本要素和实践程序的分类。

2. 理解:(1)护理评判性思维、循证思维、评判性分析、临床护理

决策、护理伦理决策、护理管理决策的概念;

(2)评判性思维者应具备的态度特征;

(3)影响临床护理决策的因素;

(4)循证护理实践的基本步骤。

3. 运用:(1)能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评论评判性思维、循证思 维对临床护理实践的意义;

(2)能运用评判性思维、循证思维进行正确、合理的临床 护理决策。

第八章 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护理工作; (2)收集资料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3)护理诊断的类型、构成、陈述方法和排序原则;

(4)制订预期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的要求。

2. 理解:(1)医学模式、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护理诊断、责任制 护理、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个案护理的概念; (2)整体护理的实践特征;

(3)各种护理工作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3. 运用:(1)能够运用本章知识,正确区分主观资料与客观资料; (2)能够运用有关标准区分正确与错误的护理诊断、护理 目标。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整体护理

(1)整体护理的概念;

(2)整体护理的发展背景;

(3)整体护理的实践特征;

(4)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

2. 护理程序

(1)概述;

(2)护理程序的功能特征;

(3)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第九章 环境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医院感染形成的基本条件;

(2)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3)化学消毒灭菌方法和化学消毒剂的分类与使用原则;

(4)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隔离原则。

2. 理解:(1)环境、医院感染、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感染链、 消毒、灭菌、终末消毒、无菌技术、无菌区(物品)、非无菌区(物品)、 隔离、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标准预防的概念;

(2)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

(3)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要求和措施;

(4)能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提出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 途径的预防措施。

3. 运用:(1)能正确实施常用的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2)能准确判断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物品的灭菌效果。

(3)能正确实施无菌技术操作。

(4)能规范实施隔离技术。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环境与健康

2. 医院环境

(1)医院环境的特性与要求;

(2)医院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3. 清洁、消毒与灭菌

(1)基本概念;

(2)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

(3)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

(4)医院常见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4. 无菌技术

(1)相关概念;

(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常用无菌技术。

5. 隔离技术

(1)概述;

(2)隔离原则;

(3)隔离预防系统;

(4)常用隔离技术。

第十章 护理安全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医院常见患者安全损害的类别;

(2)保护具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原则;

(3)患者安全防护基本原则和发生患者安全意外的一般处 置原则。

2. 理解:(1)患者安全、医源性损伤、护士职业防护、护士职业暴 露的概念;

(2)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

(3)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预防措施。

3. 运用:(1)针对常见的患者安全意外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2)能够合理使用各种保护具,保护患者安全。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患者安全

(1)患者安全概念;

(2)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

(3)患者安全的评估与防护;

(4)保护具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2. 护士职业安全与防护

(1)护士职业安全的概念; (2)护士职业安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

第十一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入院护理和出院护理的目的。

2. 理解:(1)分级护理的各级适用对象及相应的护理要点;

(2)患者出院的护理措施;

(3)搬运患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运用:(1)能够接待患者的入院;

(2)能够按照规范完成各种铺床法;

(3)能够正确实施轮椅、平车运送法;

(4)说明力学原理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入院护理

(1)入院程序;

(2)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3)分级护理;

(4)患者床单位的准备。

2. 出院护理

(1)出院方式;

(2)出院护理。

3. 运送患者技术

(1)平车运送技术;

(2)轮椅运送技术。

第十二章 舒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适应证;

(2)常用漱口溶液种类及作用;

(3)疼痛的临床分类。

2. 理解:(1)疼痛程度的评估;

(2)各项清洁护理操作技术的注意事项;

(3)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及临床意义。

3. 运用:(1)能够正确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头发及皮肤清洁;

(2)能够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并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

(3)能够为患者提供口腔、头发、皮肤、会阴部及晨晚间 护理。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舒适

2. 卧位与舒适

(1)卧位的分类、常用卧位;

(2)变换卧位法。

3. 清洁与舒适

(1)清洁概述;

(2)口腔护理;

(3)头发护理;

(4)皮肤护理;

(5)会阴部护理;

(6)晨晚间护理。

3. 疼痛患者的护理

(1)疼痛概述; (2)疼痛的评估; (3)疼痛患者的护理措施;

(4)疼痛护理效果的评价。

第十三章 休息与活动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休息的概念及条件;

(2)压疮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好发部位。

2. 理解:(1)休息、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压力性损伤的概念;

(2)常见的睡眠失调类型;

(3)活动受限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4)压疮的各分期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 运用:(1)能够运用护理措施促进患者休息和睡眠;

(2) 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被动性 ROM 练习、肌肉的等长练 习和等张练习;

(3)能够为压疮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压疮的预防与护 理。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休息

(1)睡眠的生理;

(2)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与睡眠失调;

(3)患者睡眠的评估;

(4)满足患者睡眠的需要。

2. 活动

(1)活动的意义;

(2)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

(3)患者活动的评估;

(4)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

(5)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6)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第十四章 饮食与营养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医院饮食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

(2)要素饮食注意事项。

2. 理解:(1)治疗饮食、试验饮食、鼻饲法、胃肠外营养的概念;

(2)一般饮食护理;

(3)鼻饲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4)要素饮食适应证、用法及注意事项。

3. 运用: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鼻饲技术。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饮食与健康

2. 医院饮食

(1)基本饮食;

(2)治疗饮食;

(3)试验饮食。

3. 一般饮食护理

4. 特殊饮食护理

(1)管饲饮食;

(2)要素饮食。

第十五章 体温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体温计的主要种类、构造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发热程度的划分标准;

(3)热疗、冷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2. 理解:(1)体温过高、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体 温过低、继发性效应的概念;

(2)不同测量部位,对测量值产生的影响及使用范围;

(3)热疗、冷疗术的生理效应及其治疗作用。

3. 运用:(1)能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措施;

(2)能对不同患者或在不同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测量方法;

(3)正确完成热水袋热敷、烤灯照射、热湿敷、热水坐浴、 冰袋冷敷、冷湿敷、温水擦浴。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体温的生理调节与变化

2. 体温的评估与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

(1)正常体温;

(2)体温过高;

(3)体温过低。

3. 常见热型及临床意义

4. 测量体温的技术

(1)体温计的种类; (2)测量体温的部位;

(3)测量体温的技术。

5. 冷、热疗法的应用

1)影响冷、热应用的因素;

2)用热疗法;

3)用冷疗法。

第十六章 呼吸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呼吸评估的主要内容;

(2)缺氧的类型、程度和给氧的适应证;

(3)痰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及常规痰标本、24 小时痰标本 的采集方法;

2. 理解:(1)潮式呼吸、间断呼吸、呼吸困难、呼吸过速、呼吸过 缓、氧中毒、体位引流、吸痰法、氧气疗法的概念;

(2)各种异常呼吸的常见原因;

(3)比较各种给氧方法,说明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用氧注意事项和氧疗的副作用及其预防方法。

3. 运用:(1)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实施呼吸测量、氧气吸入 术、吸痰术、痰标本采集;

(2)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氧的可供时数;

(3)能正确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排痰。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呼吸的生理调节与变化

2. 呼吸的评估

(1)呼吸异常的评估;

(2)测量呼吸的技术;

(3)痰标本采集术;

(4)咽拭子标本采集术。

3. 改善呼吸功能的技术

(1)呼吸训练的技术;

(2)协助患者咳嗽排痰技术;

(3)吸痰术;

(4)氧气吸入术。

第十七章 脉搏与血压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脉搏、血压的正常值范围; (2)高血压、低血压、速脉、缓脉的划分标准; (3)异常脉搏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

2. 理解:(1)脉搏、血压、间歇脉、绌脉、交替脉、奇脉的概念;

(2)脉搏、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3)测量血压、脉搏的注意事项。

3. 运用:(1)能正确测量血压、脉搏;

(2)能正确识别脉搏、血压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 施。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脉搏

(1)脉搏的评估;

(2)测量脉搏的技术。

2. 血压

1)影响血压的因素;

2)血压的评估;

3)测量血压的技术。

第十八章 排泄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影响正常排便及排尿功能的因素。

(2)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灌肠术、导尿术、尿潴留、

尿失禁、多尿、少尿、无尿的概念。

2. 理解:(1)排便、排尿异常的护理措施;

(2)各种灌肠技术、导尿术的注意事项。

3. 运用:(1)能够为排便、排尿异常以及留置导尿的患者制定护理 计划;

(2)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导尿术、留置导尿术;

(3)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灌肠法、简易通便法的操作。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排便护理

(1)排便活动的评估;

(2)排便活动异常的护理;

(3)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

2. 排尿护理

(1)排尿活动的评估;

(2)排尿活动异常的护理;

(3)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第十九章 给药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给药的基本知识;

(2)给药原则、注射原则; (3)各种注射术的目的、部位和注意事项。

2. 理解:(1)雾化吸入术的目的及常用药物的作用;

(2)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原理、临床表现、预防及抢救措 施;

(3)破伤风抗毒素的脱敏注射法。

3. 运用:(1)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实施口服给药法; (2)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注射术的操作; (3)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完成雾化吸入术;

(4)能够正确配制常见过敏药物皮试液,判断及处理药物 过敏反应。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给药的基本知识

(1)给药的原则;

(2)给药的次数与时间;

(3)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2. 口服给药法

3. 注射术

(1)注射原则;

(2)注射前准备;

(3)常用注射术。

4. 其他给药术

5. 药物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1)青霉素过敏试验;

(2)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

(3)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4)碘过敏试验;

(5)链霉素过敏试验。

第二十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 识记:(1)静脉输液的目的与补液原则; (2)静脉输血的目的; (3)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功能及其保存方法。

2. 理解:(1)静脉输液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2)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3)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

(4)输血前的准备;

(5)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及预防治 疗方法。

3. 运用:(1)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静脉输液、输血技术; (2)能够根据患者病情,能正确调节滴数,排除输液故障。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静脉输液

(1)静脉输液目的及常用溶液;

(2)临床补液原则;

(3)输液途径与部位;

(4)常用静脉输液术;

(5)输液滴速的调节;

(6)输液故障及处理;

(7)输液反应及防治;

(8)输液微粒污染及防护。

2. 静脉输血

(1)输血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常用血液制品的种类;

(3)血型及输血原则;

(4)静脉输血术;

(5)自体输血;

(6)输血反应及护理。

第二十一章 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识记:(1)病情观察的方法及内容;

(2)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

2.理解:(1)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2)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有

效指标;

(3)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4)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3. 运用:(1)能够为危重患者制定护理计划; (2)能够按操作规程进行心肺复苏术、正确使用简易呼吸 器;

(3)能够按操作规程进行洗胃。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病情观察

(1)病情观察的目的与要求;

(2)病情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3)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

(4)危重症病人的护理。

2. 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1)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 (2)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3)常用抢救技术。

第二十二章 临终关怀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识记:(1)临终关怀的定义;

(2)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3)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2.理解:(1)临终患者各阶段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护理;

(2)死亡过程的分期。

3. 运用:(1)能够应用护理程序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身心支持;

(2)能够按操作规程进行尸体护理。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临终关怀的概述

2. 临终患者的护理 (1)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 (2)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3. 死亡后护理

(1)死亡的标准; (2)死亡过程的分期;

(3)尸体护理。

4. 临终患者家属及丧亲者关怀

第二十三章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识记:(1)记录医疗文件的意义、要求;

(2)医疗和护理文件的管理要求; (3)病案的排列顺序。

2.理解:(1)医嘱的种类及处理;

(2)护理病历、出入量记录单的记录方法及要求。

3. 运用:(1)能够绘制体温单,做到正确、美观;

(2)能够正确书写病区交班报告、特别护理记录单。

二、考核范围与要求

1. 医疗和护理文件概述

2. 医疗和护理文件的书写

(1)体温单;

(2)医嘱单;

(3)出入液量记录;

(4)特别护理记录单;

(5)病室交班报告;

(6)护理病历。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