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资源类专业基础能力测试大纲(二)公布!
2025-08-07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考试资源类专业基础能力测试大纲(二)
一、测试大纲适用范围及对象
本测试大纲适用于2023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专科)升本科资源类考试中的气象类、农业类、林业类、畜牧业类等高职(专科)二级类专科专业(不含园林技术专业)考生。
二、测试目的
按照专本兼顾的原则,主要测试资源类考试中的气象类、农业类、林业类、畜牧业类等 4 个高职(专科)二级类专业(不含园林技术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基础。
三、测试内容
资源类专业基础能力测试(二)包括《气象学与气候学》模块和《微生物基础知识》模块两部分,其中《气象学与气候学》模块分值占比为90分,《微生物基础知识》模块分值占比为60分。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分值为90分)
主要包括地球大气基本概念、气象学基础知识、气候学基础知识等3个知识点,主要测试学生关于气象学、气候学等基础内容的学习情况。参考书目建议姜世中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二版)》(十三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20。
1、地球大气基本概念
了解气溶胶的定义及来源。熟悉大气垂直方向的五个分层、温度分布的特点及原因。掌握大气的成分和作用,干洁空气的概念及组成,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定义,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
2、气象学基础知识
(1)辐射和温度
了解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特点。熟悉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的特点,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及影响因素,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素等。掌握太阳辐射、太阳光谱、太阳常数、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辐射差额的概念,气温日变化、年较差的特点及成因。
(2)大气运动
了解大气环流及三圈环流模式,水平地转偏向力的由来。熟悉并掌握气压、风的概念,气压随高度分布的规律及原因,促使空气运动的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等)、地转风、梯度风的概念及特征,海陆风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3)大气水分
了解露、霜、雾凇、雨凇、雾、云等大气现象的特点及形成原理。熟悉雾的形成条件、云的形成条件及分类,水的动态变化及判断方法。掌握水的三种相态及特点,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条件,降水的形成条件,露、霜、雾凇、雨凇、雾、云等概念,降水的类型及分布特征。
(4)天气系统
了解天气系统及对人类活动、生物生长的影响。熟悉气团的形成条件,赤道辐合带的类型,台风、梅雨等天气的特征和形成条件。掌握气团、锋面、寒潮、气旋、反气旋、台风等概念及特征(特点)。
(5)大气热力学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大气中的应用。熟悉干绝热过程、饱和湿空气的绝热过程,干绝热温度递减率、露点温度干绝热递减率、湿绝热温度递减率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位温、抬升凝结高度的定义及其意义,焚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3、气候学基础知识
(1)气候的形成
了解五大圈层的概念及特点,天文辐射气候带的地理分布特征,大气环调节高低纬间的温差。熟悉海陆分布对雾、降水的影响,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气温的影响因素,地形对降水形成的影响,雪线、地形与地方性风的概念。掌握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各纬度的环流与气候,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季风形成原因。
(2)气候带与气候型
了解高低气候特征,小气候的概念,熟悉气候带、气候型的概念及五带十二型。
(3)我国气候主要特征
了解我国气候特征分布的影响因素,气候特征分析方法,熟悉我国气候、西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类型,我国气候资源的特点,掌握我国的气候类型及分布的规律。
(二)微生物基础知识(分值为60分)
主要包括微生物基础概念、常见微生物、微生物与物质循环、微生物与环境等4个知识点,主要测试学生关于常见微生物及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等基础内容的学习情况。参考书目建议郑平主编《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微生物基础概念
了解微生物的分类、鉴定与命名,熟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掌握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2、常见微生物
(1)非细胞型微生物
了解亚病毒的类型,熟悉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掌握病毒的形态与特征。
(2)原核微生物
了解放线菌、蓝细菌和古生菌,熟悉细菌的繁殖与培养特征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细胞构造。
(3)真核微生物
了解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熟悉真菌的分类和代表属,掌握真菌的细胞构造、菌体形态、繁殖方式。
3、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熟悉硫素循环和磷素循环,掌握碳素循环和氮素循环。
4、微生物与环境
(1)微生物与环境污染
熟悉水体富营养化和微生物代谢产物污染,掌握微生物的传播与危害。
(2)微生物与环境净化
了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转化,熟悉污染环境的自净作用、污染土壤的自净作用,掌握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
四、试题难易程度
较容易题约50%
中等难度题约30%
较难题约20%
五、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一般包括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非客观题(简答题、论述题)。
题型、题量与分值的大致结构为:
题型 | 题量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30 | 60 |
判断题 | 15 | 30 |
填空题 | 10 | 10 |
简答题 | 4 | 20 |
论述题 | 3 | 30 |
六、说明
1.测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大纲适用专科专业(含专业方向):
序号 |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二级类名称 | 2020级招生专业名称 | 与《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照关系 |
1 | 气象类 4207 | 大气科学技术520701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20701 |
2 | 大气探测技术 520702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20702 | |
3 | 应用气象技术520703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20703 | |
4 | 防雷技术 520704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雷电防护技术”代码为 420704 | |
5 | 农业类 4101 | 作物生产技术 510101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代码为 410102 |
6 | 种子生产与经营510102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101 | |
7 | 设施农业与装备 510103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112 | |
8 | 现代农业技术510104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103 | |
9 | 休闲农业 510105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代码为 410118 | |
10 | 园艺技术 510107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105 | |
11 |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510108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106 | |
12 | 中草药栽培技术 510110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代码为 410108 | |
13 |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510113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114 | |
14 |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 510114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代码为 410115 |
15 | 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510117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代码为 410113 | |
16 | 林业类 4102 | 林业技术 510201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201 |
17 | 森林资源保护 510203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代码为 410206 | |
18 | 经济林培育与利用 510204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205 | |
19 | 森林生态旅游 510207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代码为 410210 | |
20 | 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 510213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林业信息技术应用”代码为 410211 | |
21 | 畜牧业类 4103 | 畜牧兽医 510301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303 |
22 | 动物医学 510302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301 | |
23 | 动物防疫与检疫 510304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306 | |
24 | 宠物养护与驯导510306 | 2021版目录中代码为410309 | |
25 | 饲料与动物营养 510308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动物营养与饲料”代码为 410310 | |
26 | 畜牧工程技术 510310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畜禽智能化养殖”代码为 410307 | |
27 | 草业技术 510312 | 2021版目录中归属调整代码为 410203 | |
28 |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 510315 | 2021版目录中更名为“宠物医疗技术”代码为 41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