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5,10,18
  • 2025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5,10,18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备考 - 成考问一问

2023年河北专升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大纲

2025-08-13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3年河北专升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大纲已发布!分为笔试、口试两部分。笔试满分3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分析简答题和应用题。口试考试时间约为5-6分钟,满分120分。考试主要内容、考试要求、样题等具体信息如下,请考生参考。

第一部分:笔试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笔试含《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三门课程,总分120分,其中《普通话语音》30分,《播音发声》30分,《播音创作基础》60分;考试总时长120分钟。

一、普通话语音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普通话语音课程考试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科升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考生应系统了解普通话语音体系,熟记和理解普通话语音相关概念和含义;熟练掌握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标准发音和语流音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语音知识,分析辨别方言发音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解决播音创作中发音不标准、不自然的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试题包括名词解释、分析简答题和应用题。名词解释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识记、理解,2-3道小题,分值约为6-9分;分析简答题考查对基本理论内容的理解运用,常见正误的辨析能力,1-2道小题,分值约为7-13分;应用题考查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具体语料的能力,1-2题,分值约为10-15分。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普通话语音概说

(一)知识要点

普通话,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语音与语言的关系,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语音的生理属性——人体的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语音基本概念——音节、音素、元音、辅音、声母、韵母、声调;《汉语拼音方案》。

(二)考核要求

1、了解人体的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汉语拼音方案》内容。

2、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语音与语言的关系,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3、掌握普通话概念,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语音基本概念——音节、音素、元音、辅音、声母、韵母、声调。

二、声母

(一)知识要点

声母概念,声母的发音作用,零声母音节及其发音特点,声母的发音部位分类及其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方法分类及各类成员,常见的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差异及纠正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声母概念。

2、理解声母的发音作用,零声母音节及其发音特点。

3、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分类及其准确的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方法分类及各类成员,常见的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差异及纠正方法。

三、韵母

(一)知识要点

韵母,韵母的发音作用。韵母的四呼类别,韵母的结构类别。单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10个单元音韵母各自的发音要领(舌位、唇形),方言单韵母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方法。复元音韵母发音特点,13个复元音韵母各自的发音要领,方言复元音韵母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的方法。带鼻音韵母发音特点,16个带鼻音韵母各自的发音要领,方言带鼻音韵母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韵母、韵母的发音作用,韵母的四呼分类。

2、掌握:单元音韵母的发音特点,10个单元音韵母各自的发音要领(舌位、唇形);复元音韵母发音特点,13个复元音韵母各自的发音要领;带鼻音韵母发音特点,16个带鼻音韵母各自的发音要领。

3、应用:方言单韵母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方法。方言复元音韵母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的方法,方言带鼻音韵母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的方法。

四、声调

(一)知识要点

声调,声调的作用。声调的构成,调值和调类,五度标记法。普通话4个调类及其调值。受方言影响,声调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声调,调值和调类。

2、理解:声调的作用。声调的构成,五度标记法。

3、掌握:普通话4个调类及其调值。

4、应用:受方言影响,声调发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方法。

五、语流音变

(一)知识要点

语流音变;语流音变的作用;儿化及其作用,儿化的规则;轻声及其作用,轻声的类别;变调,上声的变调规则;“一”“不”的变调规则;语气词“啊”的变读规则;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类别。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语流音变及其作用,儿化及其作用,轻声及其作用。

2、理解、掌握儿化的规则,轻声的类别,上声的变调规则,“一”“不”的变调规则,语气词“啊”的变读规则,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类别。

3、应用以上规则分析判断相关内容的正误。

III.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普通话语音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30分钟)

(总分:30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普通话

2.声调

二、分析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8分,共13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受方言影响,有的人把“湖南”说成“funan”,也有的人把“福建”说成“hujian”。说说错在哪里?如何纠正。(5分)

2.有人说话时“飞”“分”区分不明,“欢迎”说得像“欢银”,问题在哪?如何纠正?

(8分)

三、应用题(本大题共1题,共11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阅读下列文章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一大群猴子分别拿起分到的西瓜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只有小毛猴在一旁吃瓤。

吃着吃着,一个小猴子觉得味不好,就捅了捅旁边的猴子说:“哎,我说,这东西怎么

不是滋味啊!”

“咳——老弟,那是你吃不惯,我常吃西瓜,这西瓜嘛,就这味……”

1.用()括出第二自然段中所有的轻声词。(3分)

吃着吃着,一个小猴子觉得不是味儿,就捅了捅旁边的猴子说:“哎,我说,这东西怎么不是滋味啊!”

2.用拼音调号标出文中所有“一”和“不”变调后的声调。(3分)

一大群猴子分别拿起分到的西瓜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只有小毛猴在一旁吃瓤。

吃着吃着,一个小猴子觉得不是味儿,就捅了捅旁边的猴子说:“哎,我说,这东西怎么不是滋味啊!”

“咳——老弟,那是你吃不惯,我常吃西瓜,这西瓜嘛,就这味……”

3.指出文中可以儿化的词语。(3分)

4.指出“这东西怎么不是滋味啊!”句尾的“啊”变读后的读音。(2分)

普通话语音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声调:汉语音节发音时,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二、分析简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

1.受方言影响,有的人把“湖南”说成“funan”,也有的人把“福建”说成“hujian”。说说错在哪里?如何纠正。(5分)

答:错在声母f和h发音的混淆。“湖”声母为h,“福”声母为f。两者的发音方法相同,都是清音、擦音。但发音部位有区别:f是齿唇音,上门齿和下唇成阻;h是舌根音,舌面后部(或舌根)与软腭成阻。另外,要记住哪些字是f声母字,哪些字是h声母字。

2.有人说话时“飞”“分”区分不明,“欢迎”说得像“欢银”,问题在哪?如何纠正?

(8分)

答:“飞”“分”区分不明,主要是发音时韵母的韵尾归音不够准。“飞”的韵尾是i,“分”的韵尾是n,如果n归音没到位,鼻音色彩没发出来,听起来就会像i。所以,把n韵尾归音到位,是区分两者的关键,就是“分”发音到最后,舌尖要点在在上齿龈处。

“欢迎”说成“欢银”也是韵尾归音不当。“迎”的韵尾是后鼻音ng,舌根和软腭成阻。如果发音位置靠前了,发得近似于前鼻音n,就成“银”了。要区分开前后鼻音的发音位置,才能把音发准确。

三、应用题(共1题,满分11分)

1.用()括出第二自然段中所有的轻声词。(3分)

吃(着)吃(着),一(个)小(猴子)(觉得)味不好,就捅(了)捅旁边(的)

(猴子)说:“哎,我说,这(东西)(怎么)不是(滋味)啊!”

2.用拼音调号标出文中所有“一”和“不”变调后的声调。(3分)

一(')大群猴子分别拿起分到的西瓜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只有小毛猴在一(`)旁吃瓤。

吃着吃着,一(')个小猴子觉得不(`)好吃,就捅了捅旁边的猴子说:“哎,我说,这东西怎么不(')是滋味啊!”

“咳——老弟,那是你吃不(')惯,我常吃西瓜,这西瓜嘛,就这味……”

3.指出文中可以儿化的词语。(3分)答:小毛猴儿,瓤儿,滋味儿,味儿

4.指出“这东西怎么不是滋味啊!”句尾的“啊”变读后的读音。(2分)答:啊读作“ra”。

二、播音发声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播音发声课程考试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科升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考生应熟记和理解播音发声基本技能技巧——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以及情声气的结合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这些技能技巧的基本运用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技巧,分析解决播音发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试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填空题考查考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5道小题,分值约为10分;选择题考查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正与误的辨析能力,5道小题,分值约为10分;简答题考查运用基本理论分析播音发声中各种问题的能力,1题,分值约为10分。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呼吸控制

(一)知识要点

呼吸器官和呼吸原理;几种呼吸方式的比较;呼吸控制要领;换气的要领。

(二)考核要求

1、掌握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呼吸控制要领。

2、掌握换气的要领。

二、口腔控制

(一)知识要点

咬字器官和咬字过程;口腔控制要领;吐字归音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咬字器官图。

2、掌握口腔控制要领。

3、掌握吐字归音的方法。

三、喉部控制

(一)知识要点

喉的结构;声音的产生和变化;喉部控制要领。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喉部结构,理解制声机理。

2、掌握喉部控制要领,缓解发音时喉部的紧张。

四、共鸣控制

(一)知识要点

共鸣的概念;共鸣器官;共鸣的特点和控制;共鸣的作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共鸣器官,理解共鸣的特点。

2、了解共鸣的作用。

3、掌握共鸣的控制方法。

五、声音弹性

(一)知识要点

声音弹性的定义;声音弹性的特点;声音弹性的获得。

(二)考核要求

1、了解声音弹性的特点和声音弹性的获得。

2、掌握应用声音弹性的方法和声音弹性对比的复合性。

六、情声气的结合

(一)知识要点

情声气及其关系;情声气的结合。

(二)考核要求

1、理解情声气之间的关系。

2、掌握情声气的结合。

III.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播音发声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30分钟)

(总分:30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声音的弹性是指声音随感情变化而来的、。

2.吐字归音把对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分别叫做、和。

3.播音发声要求以式呼吸为基本呼吸方式,即曲艺中所说的“丹田气”。

4.依照韵母开头元音的唇形特点把韵母分为“四呼”,即、、合口呼、撮口

呼。

5.播音发声中的打开口腔通过、、挺软腭和松下巴来实现。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播音发声的共鸣控制要求以()为主。

A.胸腔共鸣B.口腔共鸣C.鼻腔共鸣D.头腔共鸣2.在组成喉的软骨支架的11块软骨中,有()块对发声有直接意义。

A.3B.4C.5D.63.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声音最响亮的是()。A.韵头B.韵腹C.韵尾D.韵体4.下列不属于咬字器官的是()。

A.齿B.腭C.舌D.声带5.下列不属于换气的基本方法的是()。

A.运气B.偷气C.抢气D.就气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题,共1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简要谈谈胸式呼吸法的表现及危害。

播音发声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伸缩性可变性

2.出字立字归音

3.胸腹联合

4.开口呼齐齿呼

5.提颧肌打牙关

二、选择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1.B2.C3.B4.D5.A

三、简答题(10分)

表现:吸气时肩头上耸,上胸部上抬,上胸部胸围有所增加,肋骨下缘胸廓周围径基本不变,膈肌基本不参加呼吸运动。(4分)

危害:吸入及呼出气流量较少,呼气发声时呼出气流较弱而且呼出气流强度变化较小且难于控制。(3分)从发声的角度分析,声音较尖细、声音强度不大且变化较小,语句短,换气频繁,声音位置较高。(3分)

三、 播音创作基础

I.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播音创作基础课程考试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科升本科学生而实施的入学考试。考生应熟记和理解播音创作基本技能技巧——备稿、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概念和含义;掌握这些技能技巧的基本运用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技巧,分析解决播音创作中的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试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分析应用题。名词解释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识记、理解,2-3道小题,分值约为10-15分;简答题考查对基本理论内容的理解,正与误的辨析能力,2-3道小题,分值约为15-20分;分析应用题考查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具体播音内容的能力,1-2题,分值约为30分。

II.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创作前的准备——备稿

(一)知识要点

备稿;广义备稿与狭义备稿;备稿的意义;备稿的要求;备稿六步。

(二)考核要求

1、了解:进行创作前准备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理解备稿的要求。

3、掌握:备稿的基本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备稿六步”备稿。

二、情景再现

(一)知识要点

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技巧在播音中的作用;感受与想象在情景再现中的运用;情景再现的过程;运用情景再现技巧需注意的问题。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情景再现概念内涵。

2、理解:情景再现技巧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情景再现过程,运用情景再现技巧进行播音创作,善于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想象和联想。

三、内在语

(一)知识要点

内在语;内在语的作用;内在语的类别;运用内在语需注意的问题。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内在语。内在语分类。

2、理解:内在语的作用。

3、掌握应用:运用内在语技巧,准确理解和表达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四、对象感

(一)知识要点

对象感;对象感在播音中的作用;设想对象的方法;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深入了解受众的必要性;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对象感概念。

2、了解:对象感的作用;播音员与受众的关系;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

3、掌握应用:掌握设想对象的方法,运用对象感技巧进行播音创作。

五、停连

(一)知识要点

停连;停连的作用;停连与书面标点符号的同与异;确定停连的原则;停连的种类;停连的方法。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停连概念。

2、了解:停连的作用、停连的种类。

3、理解:确定停连的原则,停连与书面标点符号的同与异。

4、掌握应用:停连位置确定和处理的方法。

六、重音

(一)知识要点

重音;重音的作用;确定重音的原则;重音的类别;主重音和次重音;重音的表达方法;语句重音和词的轻重格式的区别。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重音概念。

2、了解:重音的表达作用;语句重音和词的轻重格式的区别。

3、理解:确定重音的原则;重音的类别。

4、掌握应用:能准确确定重音位置,恰当运用重音表达方法进行播音创作。

七、语气

(一)知识要点

语气概念及其内涵;语气具体的思想感情包含的内容——感情色彩和分量;语气的声音形式的构成要素:气息、口腔状态,声音;常见情感色彩的声音特点;语势;语势的五种基本类型。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语气;语势;五种基本语势。

2、了解:常见情感色彩的声音特点。

3、理解:语句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是语气的灵魂;语句声音形式的构成因素。

4、掌握应用:运用语气技巧,灵活变化语势进行播音创作,避免语势单一,克服固定腔调和单调平直的语言样式。

八、节奏

(一)知识要点

节奏概念及其内涵;节奏的作用;节奏和语气联系和区别,节奏与基调联系和区别;六种基本节奏类型及其特点;节奏技巧运用的方法;节奏转换的常见方式:突转,渐转;大转,小转;顺转,逆转;节奏转换中应注意的问题——转换超前,转换迟滞。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理解:节奏概念;节奏的基本类型。

2、了解:节奏的作用;常见的节奏转换方式。

3、理解:节奏与语气、节奏与基调的联系与区别;节奏转换中应注意的问题——转换超前,转换迟滞。

4、掌握应用:学会根据内在的情感运动确定主导节奏类型。学会运用节奏的表达方法。

III.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播音创作基础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60分)

说明: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上作答的无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情景再现

2.语气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1.播音创作中如何设想对象,获得对象感?

2.节奏与语气、节奏与基调的联系与区别。

三、分析应用题(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问题,共30分。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作答。)

小河

马如琴

①离开家乡已经六年了,在梦里也想念那条小河。我在那里长大,在那里经历风雨,小河知道童年的我所经历的一切。

②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小河边看哥哥、姐姐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游入水底,在水中捉迷藏,一会儿浮出水面,泼水打仗。我好羡慕他们啊。一次,我见他们向远处游去,幼小的我带着好奇走入水中,恍惚在梦境中一般,幸好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又见水中直泛水泡,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③当时母亲怀着我的小弟弟,由于救我时费力紧张,喝了不少水,一下就病倒了,经医生治疗也不见好转。躺在床上的母亲,怕我再走到河里去,让哥哥姐姐看着我,还吩咐他们一有空就教我学游泳,我一有进步,母亲就显得很高兴,可她的病一点也没好。

④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小弟弟一生下来不哭也不动,也追随母亲去了。为了我的生存,母亲去了,弟弟也去了。母亲生育了我,又从死神手中救了我。她给了我两次生命。临终前,她拉着我们兄妹四人的手,眼里流露出的尽是爱,她为了我们,没有怨言,倾泻给我们的是全部的爱!

⑤母亲去世后,我便常站在河边,幻想着能从小河里看到母亲,她是从小河走向那个世界的,那轻轻的流水声多像母亲温柔的语声,那缓缓拍打堤岸的河水,多像母亲温柔的手。

⑥长大了,我也常去河边,高兴时去,烦恼时也去。清静柔顺的河水,就像母亲充满爱的目光,我带去的欢乐便愈加热烈,我带去的烦恼也烟消云散。

⑦如今我离去了,小河被我远远地抛在故乡,可我永远地思念着你,小河。

1.用备稿六步备稿,依次写出各步内容。(15分。请按六步顺序撰写,次序颠倒者以错误计)

2.给出第2自然段的停连安排。(7分。请在相应位置用符号标出,扬停用,落停用

▲,连接用⌒。)

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小河边看哥哥、姐姐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游入水底,在水中捉迷藏,一会儿浮出水面,泼水打仗。我好羡慕他们啊。一次,我见他们向远处游去,幼小的我带着好奇走入水中,恍惚在梦境中一般,幸好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又见水中直泛水泡,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3.用着重号(.)标出第4自然段的重音。(8分。)

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小弟弟一生下来不哭也不动,也追随母亲去了。为了我的生存,母亲去了,弟弟也去了。母亲生育了我,又从死神手中救了我。她给了我两次生命。临终前,她拉着我们兄妹四人的手,眼里流露出的尽是爱,她为了我们,没有怨言,倾泻给我们的是全部的爱!

播音创作基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10分)

1.情景再现: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创作人员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2.语气:语气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其中具体的思想感情是语气的灵魂,具体的声音形式是语气的躯体,具体的思想感情通过具体的声音形式得以表现。二、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1.播音创作中如何设想对象,获得对象感?

答:对象的设想,必须从量和质两方面去进行,质的方面又是最根本的。量的方面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人数等,有关对象的一般情况;质的方面包括:环境、气氛、心理、素养等,有关对象的个性要求。我们在设想对象的过程中,必须从稿件、栏目、受众人群、接受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想,深入到几乎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全局,有的放矢。

2.节奏与语气、节奏与基调的联系与区别。

节奏与语气,都强调以思想感情的运动为内在依据,都以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断连方面的变化为外在表现形式。但语气以语句为存在单位,存在范围较小,具有个体性;节奏以篇章为存在范围,存在范围大,具有群体性。必须有多个相似语气的回环往复才能形成节奏。语气更为具体,节奏则相对笼统。

节奏与基调,都具有整体性,都着眼于全篇。但基调是内在的思想情感的色彩及分量,节奏是外在的特定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内在的基调,决定外在节奏,或者说节奏正是基调的外化。

三、分析应用题(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问题。满分30分)

1.用备稿六步备稿,依次写出各步内容。(15分。请按六步顺序撰写,次序颠倒者以错误计)

答:第一步,划分层次。第①段为第一层,怀念小河。第②——⑥为第二层,小河的回忆。又分两个小层,第一小层,②——④段,母亲为了救我,失去生命;第二小层⑤——⑥段,母亲去世后我对小河的依恋。第三层,第⑦段,永远怀念小河,呼应开头。

第二步,概括主题:通过与小河有关的回忆,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第三步,联系背景:绝大多数人都感受过无私的母爱,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有的人往往忘记了回报。

第四步,明确目的:带领受众重温母爱的厚重。第五步,找出重点:第⑤段。

第六步,确定基调:深情怀念,凝重。

2.给出第2自然段的停连安排。(7分。请在相应位置用符号标出,扬停用,落停用

▲,连接用⌒。)

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小河边看哥哥、⌒姐姐在河里游泳,他们一会儿游入水底,⌒在水中捉迷藏,一会儿浮出水面,⌒泼水打仗。我好羡慕他们啊▲。一次,我见他们向远处游去,

幼小的我带着好奇走入水中,恍惚在梦境中一般,▲幸好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又见水中直泛水泡, 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3.用着重号(.)标出第4自然段的重音。(8分。)

就在那年秋天,母亲离我们去了,小弟弟一生下来不哭也不动,也追随母亲去了。为了我的生存,母亲去了,弟弟也去了。母亲生育了我,又从死神手中救了我。她给了我两次生命。临终前,她拉着我们兄妹四人的手,眼里流露出的尽是爱,她为了我们,没有怨言,倾泻给我们的是全部的爱!

第二部分:口试

一、内容概述与要求

专项测试考查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

要求: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身姿挺拔,服饰、发式、妆容整体和谐,宜于上镜,镜头感强;普通话标准,声音圆润,吐字清晰、饱满,弹性好;有声语言表达能有效运用播音创作内外部技巧,做到准确、细致、生动、自然,肢体语言配合协调;适应不同文体和语体需要;多才多艺。

二、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考试形式为口试,考试时间约为5-6分钟,满分120分。其中形象气质和声音条件30分(不设单项考核内容),稿件播读30分,1-2分钟,文体类型包括新闻类、散文类;即兴评述或主持,50分,2-3分钟,才艺展示,10分,1分钟。

三、试题示例

(一)稿件播读(任选其一)

1、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学习贯彻***总书记最近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必须牢牢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以“稳”为基础、稳住“三农”这块“压舱石”的重大意义,推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2、由清华大学自主设计的“清华版”学位证书今天对外发布。学位证书分为证书和封套两个部分,证书部分为本次设计工作的主体,除包含必要的学位授予信息,还巧妙地将清华大学校名、校徽、校训、校风、校花等核心文化符号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清华风格,兼顾美学之雅,同时具有便携、复印、防伪、保存等功能。

3、上海,长江入海口的国际大都市。100多年前留下的西式建筑和欧陆情调背后,城市的脊梁和肢体飞速延伸血脉贲张。上海人对时尚的追求在今天呈现出更丰富的形式。速度,刺激了上海人的灵感。现在,这仍是他们遵从的法则。20年,速度带来一座城市沧海桑田的诗意。上溯到六、七千年前,今天上海所在的地域还是茫茫大海。数千年间,长江水带来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长江流域这个巨大的冲积平原,这是上海最初的历史。现在,历史仍在长江与大海的交合中衍生。崇明岛这个由长江的泥沙堆积孕育的中国第三大岛屿,仍在以每年新增2万亩土地的速度增长。这些伸向大海的湿地,仿佛是长江生生不息的象征。

4、青年看见墙角放着一把极大的水壶,旁边是一个小火灶,可是没发现柴火,于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来,装满一壶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内放了一些柴便烧了起来,可是由于壶太大,那捆柴烧尽了,水也没开。于是他跑出去继续找柴,回来的时候那壶水已经凉得差不多了。这回他学聪明了,没有急于点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于柴准备充足,水不一会就烧开了。

智者忽然问他:“如果没有足够的柴,你该怎样把水烧开?”青年想了一会,摇了摇头。

智者说:“如果那样,就把水壶里的水倒掉一些!”青年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二)即兴表达(任选其一)

1、“90后”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有人说他们任性、拜金、浮躁、缺乏责任感,是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说他们务实、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和责任感,你怎么看?

2、根据下面的关键词,设计一段节目主持词。关键词:真情、留守儿童、午饭。

3、如果你是迎新生晚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个晚会主持开场。

(三)才艺展示

(略)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