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6,10,17
  • 2026年成人高考倒计时
    2026,10,17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成人高考 - 备考 - 成考问一问

昆明文理学院2025年专升本招生简章

2025-08-16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学校简介

昆明文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2005年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转设为昆明文理学院。

学校建有三个校区,龙泉和杨林东、西校区共计占地约1200余亩,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1亿元,图书馆藏书345万册(纸质217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校外实习基地175个,实现“智慧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目前,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部),开设38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文、管、教育、艺术七大学科门类,在校学生20000余人。

学校扎根红土高原办大学,在董事会和党政班子的齐心协力下,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教育优秀院校”“云南省民办教育发展先进集体”“云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平安学校”“5A级优秀社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5年位列艾瑞深研究院校友会网中国民办高校排行榜第14名。

01招生专业及分数线

学院专业名称专业类别代码专业类别名称学费(元/年)学制备注
外国语学院英语01英语210002杨林校区
泰语11泰语210002杨林校区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2汉语言文学210002杨林校区
网络与新媒体02汉语言文学210002杨林校区
基础教育学院学前教育09学前教育210002杨林校区
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04经济管理210002杨林校区
旅游管理03旅游管理210002杨林校区
人力资源管理04经济管理210002杨林校区
工程造价71土木工程210002杨林校区
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04经济管理210002杨林校区
经济学04经济管理210002杨林校区
经济统计学04经济管理210002杨林校区
审计学04经济管理210002杨林校区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1计算机210002杨林校区
智能科学与技术61计算机210002杨林校区
电子信息工程62电气210002杨林校区
城市学院城乡规划71土木工程210002杨林校区
建筑学71土木工程210002杨林校区
风景园林71土木工程210002杨林校区
环境设计42艺术设计280002杨林校区
艺术传媒学院音乐学43音乐学280002杨林校区
类别专业名称省控线我校录取最低分备注
01英语英语230227
02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195240
网络与新媒体195172
03旅游管理旅游管理205199
04经济管理经济统计学230216
互联网金融230200
人力资源管理230210
审计学230237
物流管理230216
09学前教育学前教育250280
11泰语泰语240234
42艺术设计环境设计135132按专业分录取
43音乐学音乐学14092按专业分录取
61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5189
智能科学与技术175150
62电气电子信息工程185180
71土木工程建筑学150154
城乡规划150149
风景园林150147

02党建工作

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实施“1256”战略,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监督保障作用,围绕“五个基本”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一融双高”和高水平治理的实现路径。云南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经验。此外,学校获全国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是全省同类高校唯一殊荣。

03师资队伍

学校建有一支职业品格高尚、专业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治学态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并聘有国内外名校名 师、行业导师等外聘教师300余人。其中,教育部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6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

04专业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初步形成现代服务类(物流)、师范教育类、文化传媒类、智慧城乡建设类、大数据应用类五个专业集群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结构。

已建成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2个、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培育学科1个、云南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云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院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特色专业2个、云南省高等学校转型提升服务产业示范专业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一流课程9门,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2个、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个,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89%的专业评价等级为C类(达国内平均水平),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

05教学科研

学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强化教科研服务,提高教科研水平,深化教研和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学校科研、教研、大创三类项目的高级别立项数稳步增长。教师累计主持省部级项目65项、地厅级项目213项;出版专著、教材160部;发表学术论文上千篇,其中,被SCI、CSSCI、CPCI、EI等收录15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授权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9项。近年来,学校整体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科研工作实现质的飞跃。省院省校教育合作项目开创了同类院校获批该类项目之先河,省级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省哲社社会智库和规划科普等项目,立项数稳居云南省民办高校前列。

06人才培养

学校围绕德育目标和“三忠于、三热爱”办学理念,依托体育、美育和学科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和师生互动性的第一课堂为基础,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国际视野培养、在线教育、终身学习等六类课堂。自2000年建校以来,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50000余名合格人才,有力地服务了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校内建有STUDIO和“文理创业梦工场”等创业平台,先后获得“云南省创业平台”“昆明市众创空间”等称号。学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获奖颇丰。

毕业生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学生人数累计1100余人。学校连续三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优秀西部计划项目办”。

07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文理并蓄、中外交融”的内涵特色发展之路,国际化特色鲜明。学校开设有英语、泰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等专业,并为学生提供朝鲜语、德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等多个语种选修学习。学校作为云南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民办高校专家委员会会长单位,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一带一路”沿线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与11国33所高校建立教育教学合作关系。

毕业生依托各类国际交流项目,升学及就业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积极投身著名央企、国企单位服务国家战略和当地发展。承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会议等国际活动,德语、法语、西班牙等语言教学获外国使领馆高度评价。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曾莅临学校对11个外语语种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对“语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08奖助体系

学校现设有奖学金包括:文理优才奖学金、文理卓越奖学金、“自强之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文理外语优 学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云南省级“三好学生”奖、云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奖、校级“三好学生”奖、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奖、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等。奖金金额2800—20000元不等。

学校严格执行云南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对我校符合条件的在校学生,每年都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金金额为3800元、二等助学金金额为2800元;还可以申请学校勤工助学,目前已有岗位500余个。同时学校董事长出资设立的“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奖者每人5000元。

此外,针对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学校设立了5000-10000元的奖学金项目。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2、当前学历

3、提升学历目标

4、意向学习方式

报考所在地
*
*
*
- 声明 -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首页 考生自助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