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全球仅14人获奖 重庆大学朱万全博士名列其中
2023-10-09 17:01:00
重庆大学

  近期,2022 Acta student awards (Acta学生奖)正式发布,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万全博士荣获此奖项,成为此次全球14位获奖者之一。

  “Acta student awards”的评选对象是面向全球在Acta系列的4个期刊Acta Materialia, a Materialia,Acta Biomaterialia和Materialia上发表论文的主要学生作者。该奖于2005年设立,每年评选1次,从当年发表在这4个期刊的论文中遴选,候选人在论文发表时必须是学生身份。该奖项设立以来,共有14位中国学生获得。此次颁奖典礼将于2024年3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召开的美国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TMS)学术年会上举行,朱万全已收到Acta Materialia主编、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Christopher A. Schuh教授的邀请,届时将参会并领奖。

  朱万全获奖的论文题目是“Five-parameter grain boundary character distribu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d on three dimensional orientation mapping in the TEM” ( a Materialia 214 (2022) 114677, doi: 10.1016/j. amat.2022.114677)。朱万全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直博生,导师是黄晓旭教授。获奖论文是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主要实验工作在重庆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完成。朱万全是论文的第一作者,黄晓旭和清华大学Andrew Godfrey教授是共同通讯作者。参加这篇论文工作的作者还包括吴桂林、贺琼瑶、冯宗强、黄天林、张玲和欧洲散裂中子源的Søren Schmidt。

  该论文利用重庆大学自主开发的透射电子显微镜三维取向成像技术(3D-OMiTEM),在单次实验中采集了超过21 万张中心暗场像,成功三维重构了超过1200个纳米金颗粒及其包含的约7500个晶粒的晶体学取向,以1 nm的空间分辨率分析了这些纳米颗粒和晶粒的三维形貌,统计分析了数千个晶界的晶体学五参量特征。该项成果首次展示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三维取向成像技术在表征纳米晶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上的卓越功能,是三维表征纳米晶材料形貌和晶体学特性的独特工具。

  该获奖工作得到了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B37021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52071038)的支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