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理工大学开展雷锋月志愿服务 实践育人铸就担当
2025-04-01 17:29:00
重庆理工大学

  2025年3月,重庆理工大学两江校区以“雷锋精神育时代新人”为主线,汇聚微力量,传承雷锋魂,联动15个二级学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0余项,覆盖社区服务、专业赋能两大领域,累计参与师生71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近1万小时,惠及群众1.2万人。这场规模空前的实践育人行动,既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更是学校“身心同健、文理兼修、德才并进、知行合一”人才培养理念的深度践行。

  扶老助幼显温度:从“单向帮扶”到“双向成长”

  会计学院学生走进胆沟福利院,志愿者不仅为老人整理房间、表演文艺节目,更创新推出“财经小课堂”,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防诈骗理财知识,将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管理学院学生走进龙兴幼儿园、三之三幼儿园,采用“理论引导+情景模拟”的双模块设计,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演绎,在艺术中深化幼儿对雷锋精神的情感认同。外国语学院“学霸帮帮团”走近师生群体,创新开展“雷锋故事国际传译行动”,打造了《多语雷锋微课堂》系列和“中外志愿者对话沙龙”,通过中英叙事、跨文化情景剧演绎等形式,将雷锋精神与世界志愿服务理念有机融合,在提升学生课程设计能力的同时,实现了中国精神国际表达的创新实践。

  专业赋能拓边界:从“技能输出”到“社会革新”

  两江人工智能学院打造的“AI赋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将人工智能专业特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为周边居民筑牢“反诈防护网”。通过动态演示、AI换脸技术模拟诈骗案例,以及真实受害者的语音还原,生动揭露了“假冒亲友求助”、“虚假投资平台”等新型诈骗手段。志愿者们还建立起“一对一”长效帮扶机制,通过定期回访记录居民需求清单,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理学院在雷锋月数学文化节中采用“理论展示+实践体验”双轨模式,通过“速背圆周率”、“华容道”等趣味数学游戏让大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感受数学魅力,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热情,为培育学科兴趣、营造校园学术氛围搭建了实践平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无人机巡弋,垃圾无处遁形”雷锋月校园大清洁志愿活动,通过无人机巡查与垃圾监测,精准识别校园卫生死角,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提升保洁效率。

  本次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突破传统志愿服务的“给予-接受”模式,构建“能力输出-反思重构-专业精进”的闭环,使志愿服务成为课堂知识的“检验场”与“转化器”。

  当雷锋月的旗帜缓缓降下,两江校区却将志愿服务纳入常态化育人体系。正如校区党委书记李永兵所言:“这些年轻人在服务他人时,也在重塑自己的精神骨骼——他们用代码编写善意,用机械臂传递温暖,用专业知识解民生之忧,这正是‘明德笃行、自强日新’校训的生动写照。”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育人长征中,“重理工”两江学子正以实践为笔,书写着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重理工”答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917411799 2025-03-28 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