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4月16日,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了西部职教基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学术研讨会。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天福,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晓云,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魏承文等出席会议。
在开幕式上,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天福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学校近年发展概况和取得的突出成就,介绍了学校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举措和成绩。他寄望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思想的“会师”,让大学的深度、中学的力度、小学的温度在碰撞中交融,破解“大中小学思政课各自为战”的痛点;是一场实践的“阅兵”,将各地各校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可复制的“方法论”,让思政课从“有意义”走向“有意思”;是一声育人的“号角”,号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大格局”育“大情怀”,让思政课成为学生“拔节孕穗期”的阳光雨露。开幕式由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正强主持。
研讨会分为同主题跨学段微课教学、主题报告、学术报告、薪火论坛、主旨报告五个阶段。
兴龙湖小学校谭启松、文昌中学校李懋、永川中学校蔡浩、重庆文理学院陈鸿等4位老师,将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讲出了抗战精神思政课的风采。
兴龙湖小学校党总支书记陈小渝、永川区三官殿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成祥分别以《融入“四大思政课程”,抗战精神铸魂育人》和《深耕特色思政育人 培育时代先锋力量》为题做了主题报告,永川中学校陈历利老师以工作室为依托,从一体化视域下探讨了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永川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赵荣、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莉分别以《抗战精神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抗战场景思政课:独特优势、严峻挑战与实现对策》为主题做了学术报告;
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学生代表方莹以《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衔接》为题,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晓云以《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的几点思考》为题做了主旨报告,从“为什么”“进什么”“如何进”等角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进行深入分析。
在闭幕式上,永川中学校副校长鄢泽彬以《深化思政一体化 共绘育人同心圆》为主题作会议总结。评价本次研讨会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思想碰撞,共识凝聚”的一次大会,勉励未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要“锚定方向,笃行不怠”,倡议重庆市永川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试点建设共同体第一组成员单位要“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共同打造具有永川辨识度的思政教育品牌。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才俊主持了闭幕式。
来自重庆市永川区教育委员会、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永川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永川中学校、永川区红星幼儿园等16家单位的相关领导、专家、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