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重庆理工大学“化雨润心,‘垫’亮万家”与“化育丹心‘垫’征程,爱国筑梦耀巴渝”两支社会实践团走进垫江县沙坪镇双塘村,深入探访当地特色产业基地,亲身感受脱贫攻坚成果,并解码沙坪镇深耕“明月汖”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
在双塘村脱贫致富代表熊建的带领下,实践团首站聚焦核心产业——蚕桑与果桑。得益于沙坪镇丘陵地形带来的自然优势,以及沙坪镇党委创新探索的跨村党建联建机制,当地桑葚口感尤佳,现代化养蚕基地实现了恒温恒湿、科学分龄饲养和桑叶自动化消毒清洗,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蚕茧品质。更形成了“桑葚采摘促文旅、桑叶养蚕提品质”的绿色循环闭环,完美契合“明月汖”品牌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熊建的示范引领,有效带动了包括脱贫户在内的村民增收,成为沙坪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离开桑园,实践团随即探访了蓬勃发展的农旅融合项目。合作社运营的荷花种植基地规模可观,“一田双收”(水上荷花观赏、水下莲藕种植)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是沙坪镇“以花为业,打造农旅融合新标杆” 战略在双塘的生动呈现,其荷花景观也是明月大道沿线万亩级景观农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远处的回龙河生态露营基地,则依托周边荷塘与桑园美景,创新推出“采摘+赏花+露营”特色套餐,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新引擎。这种联动开发优先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是沙坪镇构建“全域景区化”、串联“明月汖”旗下节点的具体实践。
此次实践,学子们不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和融入者。在如画的荷花基地,学子们翩翩起舞,拍摄宣传素材,用青春律动为乡村文旅代言,以实际行动传播“明月汖”品牌魅力。随后的座谈会上,成员们结合实地走访与资料查阅深入交流,深刻认识到双塘村从薄弱村到振兴示范村的蝶变,关键在于产业多元化融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并举。这堂生动的“田野课堂”极大深化了学子们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沙坪“明月汖”实践模式的理解,也激发了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实践的强烈责任感——决心将青春智慧书写在祖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通过此次双塘之行,重理工学子们以青春视角解码了“桑荷共舞”背后的产业兴旺密码,也近距离感受了沙坪镇“明月汖”品牌引领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蓬勃脉动。从智能蚕室的科技之光到荷田露营的业态创新,双塘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样本,也是沙坪镇明月天香文旅品牌璀璨拼图中亮眼的一块。尤为可贵的是,学子们已不仅仅是见证者,他们正以舞姿、声音和深度思考,真正融入乡村发展的脉动,用实际行动证明:当青春遇见乡土,必将汇聚成助力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文/杨屏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