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创意端午传承文脉,科技链接社会服务
2025-05-31 21:50:00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粽叶飘香传雅韵,青春筑梦续华章。在端午佳节到来之际,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职教特色创新”,精心策划开展多维度系列活动,将千年民俗与现代职教理念深度融合,引领青年学子在体验中厚植文化自信,在实践中展现责任担当。活动通过“文化浸润、民俗体验、社会服务、青春创造”四大板块,构筑起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图景。

  文化讲堂对话古今,非遗传承绽放匠心

  5月27日,一场以“浓浓端午情 欢乐粽飘香”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暨非遗体验活动在校园内拉开帷幕。永川区级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为600余名师生带来《棕香端午》《香十二手工药香制作技艺》等专题分享,系统解读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与非遗技艺的传承价值。 

  活动现场,临江棕编传承人杨姜以棕榈叶为“画笔”,现场演示“指尖非遗”的折叠技艺;糖塑传承人廖义洪以糖稀为“颜料”,吹塑出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桢楠香药香制作体验区,学生们亲手调配药包,感受“草木成香”的中医智慧。“原来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触摸、能参与的生活美学。”智能制造学院学生王振力在体验棕编后感慨道。这场沉浸式文化盛宴,让青年学子在与非遗传承人的对话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民俗体验趣享端午,青春活力浸润传统

  5月29日,一场与“粽”不同的“端午民俗嘉年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学校科技大楼三楼大厅变身“民俗体验工坊”,包粽子、投壶、射五毒、钓粽子、编彩绳等传统游戏吸引千余名师生踊跃参与。师生们围坐一桌,体验粽叶折叠、糯米填充、棉线捆扎技巧,青绿的粽叶间,红枣、红豆与糯米交织出浓郁的节日氛围。“投壶需要手眼协调,就像编程时调试代码一样,讲究精准与耐心。”人工智能学院学生王鸿在投壶游戏中融入专业思维,展现职教学生的创新视角。 

  活动现场,礼仪社团的同学们身着广袖襦裙,演绎传统礼仪;舞龙舞狮队以铿锵鼓点舞出“龙啸九天”的气势,将传统文化的庄重典雅与青春活力巧妙融合。值得关注的是,现场布置采用“个性定制+传统元素装饰”,既保留端午民俗符号,又融入现代设计美学,成为传统文化与校园时尚碰撞的缩影。

  校社联动传温情,职教担当浸润社会

  除校内活动外,学校还积极拓展“传统文化+社会服务”实践场景,组织师生走进敬老院、小学,将端午温情传递至社会角落。5月28日,智慧健康学院师生前往陈食敬老院,为老人送上亲手包制的粽子,开展健康义诊,表演端午主题文艺节目;智能交通学院“粽情端午·童创未来”团队走进永和小学,通过绘画教学、香包DIY等活动,向孩子们普及端午习俗,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5月29日,校青年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联合永川区血液中心走进三官殿小学,开展民俗体验趣味活动,为贫困学生赠送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传递出关爱与奉献的点滴温暖。“看到老人们接过粽子时的笑容,我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不仅是仪式,更是连接情感、传递关怀的纽带。”参与敬老活动的智慧健康学院学生明小康由衷地说道。实践活动将职业教育的实践育人理念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服务中深化对传统文化“利他性”的认知,彰显了职教青年的担当精神。

  专业赋能创新传承,职教风采闪耀端午

  活动期间,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推出“传统民俗+现代技术”的创新形式,展现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智能制造学院开展“五彩纳吉 绳系端阳”活动,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端午文创作品,将机械设计与传统绳结艺术结合,打造“科技感”端午饰品;大数据产业学院以“浓情端午 彩蛋迎福”为主题,通过蛋体彩绘实践,将艺术创作与传统民间工艺融合;智慧教育学院在凤凰郡幼儿园开展“非遗香囊奇妙日”,以木偶剧展演讲解香囊制作原理,让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擦出创新火花。

  “用专业知识解构传统工艺,用创新思维重构文化表达,这是职业教育传承文化的独特路径。”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何开平在活动总结中提到,系列活动不仅是对端午民俗的生动诠释,更是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育人理念的实践范本。

  从非遗工坊到校园实践,从文化讲堂到社会服务,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的端午系列活动,既是一场传统文化的“活化”实践,也是一次职教青年的精神成长之旅。当千年民俗遇见青春力量,传统技艺对话现代职教,文化自信的种子正在职教学子心中生根发芽,终将长成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参天大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