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杏林宁化行|追寻英雄足迹,赓续红色基因
2025-01-20 16:31:00

  2025年1月14日,当寒风凛冽的号角吹响时,福建中医药大学杏林风华实践队正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大山中,坚定地向中央红军长征最远的主要出发地——福建省西部的三明宁化县前进。在风林秀丽之中,在河清海晏之间,宁化承载了太多厚重的红色记忆和感人涕下的崇高革命精神,引领着实践队员们向宁化深处的长征遗迹不断挖掘探索。

 

  (实践队参观宁化万里长征出发地 汤芷昕摄) 

  青年红色文化的学习不止于书卷漫漫,更将延续于征途万里,红星闪烁的千山万水之中。学习长征精神,践行于脚下,方可修习于自身。而今,深入神圣的长征发源地——宁化,便是实践队员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一步。 

  长征出发纪念馆·号角嘹亮响彻中华 

  宁化杏林风华实践队的脚印从长征出发纪念馆开始。实践队员们在详细动人的讲解中庄严慎重地走过20多所革命历史陈列室,无一不歌颂着宁化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遗迹。 

  (实践队参观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 余江昊摄) 

  直至登顶,耳旁骤然响起军号嘹亮,激昂雄阔,久久回荡。军号嘹亮,燃起战士们熊熊卫国之心,亦燃起实践队员们对激烈战争的无限遐想,全身的热血一下沸腾起来,在偌大的军号馆内静静踱着步,深情注视着展示陈列在墙上的一把把黄澄澄,沉甸甸的号角,在一段段激情澎湃的旋律中深深触动,仿佛也陷入了它们沉重的革命回忆中,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红军将士为祖国与民族冲锋陷阵的英勇与豪迈:在听到捐献革命文物的号召时,罗广茂老先生带上了号谱与号嘴,这才揭露出抗战时期一声声号角吹响的深刻含义,是无数次齐心抗战胜利的重要诀窍。实践队员们直至看见那本完好无损的军用乐谱,在讲解员细致的讲解中深深陷入沉思,心跳随着号角久久盘旋的一呼一吸汹涌澎湃着,忍不住热泪盈眶,两两相望,感叹着如今幸福来之不易。

 

  (实践队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余江昊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行至馆内深处,经讲解员介绍,战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身后亦有百姓负千担纸、万担粮,当起将士们的坚实后盾,是千亩良田有百草,是片片田野勤耕作,才有10万担粮食为“第五次反围剿”的绝境搏生机。实践队员们争先恐后地上前体验背着百斤重的担子,当沉重的担子压在实践队员们的肩头时,亦压在了实践队员们的心头:身强力壮的实践队员们尚且吃力,病弱的百姓们却为红军抬起食粮,撑起了长征路。这何尝不让人动容?何尝不为军民一心救中国? 

  北山英雄纪念碑·以血肉建起革命高墙 

  紧接着,跟随着内心的指引,宁化杏林风华实践队来到了北山英雄纪念馆,实践队员们谨慎地排成两队,一步一步踏实在坚实的台阶上,坚定地向着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进。终于。实践队员们怀抱着一腔热忱肃立在了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正如这座巍然屹立的纪念碑于高山之上,装载着千千万万烈士高风亮节的傲骨和热血。实践队员们望着这座高大的石碑沉思着,仿佛听见了遥远的过去战士们高喊的“前进”,是为纪念馆内纪实的触动心魂的感人事迹,是为无数先辈奋勇争前做抗争之大无畏,是为无数军民齐心合一共赴革命,为新中国的到来做先锋,吹号角! 

  (实践队参观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王筱萌摄)

  

  (实践队参观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王筱萌摄) 

  红军医院·挽救生命护新航 

  武装革命,后勤保障谓之关键。 

  战火纷飞中,陈塘村红军医院以“疗好伤病再出发”为宗旨,挽救无数革命战士的宝贵生命于水火之中。墙面上深深刻入的红军宣传标语,至今还在与实践队员们深情对望,诉说拳拳报国之心,救护军民之切。“扩大一百万铁的红军!”“武装护卫苏联”这一字一句至今仍振聋发聩,响彻耳畔。实践队员们缓缓踏过高高的木槛,抬眼,映入眼帘的鲜活标语似乎动了起来,向实践队员们描绘着在红军医院中的动人革命故事,传递着强大的生命律动,带着实践队员们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低头望去,皆是四处的草药、草席、与上面叠放的红军战衣,一草一木都寄托着红军蓬勃的生命力和救死扶伤护新航的深切盼望。 

  (实践队参观陈塘村红军医院 汤芷昕摄) 

  深处的纪念园·红色精神永流传,革命信仰赓续久 

  宁化的纪念园们深深的埋藏在大山之中,却不因独处于静谧处而失去红色革命色彩。当实践队员们走进淮士镇凤凰山红军街,终于得见那些等待着实践队员们的红色颂歌。队员们庄严地走在方圆不一的青石路上,踏在无数双简陋草鞋行经处,用稚嫩的手指轻轻划过历经岁月沧桑的古屋,仿佛红军战士的体温依然留驻其上,与队员们心心相印。行至山顶,队员们仰头望去,是朱德将帅岿然屹立的雕像,似乎近百年前的群众动员大会仍未结束,革命思想仍在朗声宣扬,热切呼吁着团结护家。推开指挥部大门,其景无不让实践队员们震撼于先辈们作战计划的构思深远,红军思想的先进。辗转出门,实践队员们一眼便留意到了养活红军与全村人的一方小水井,倒映着实践队员们的面孔,亦折射着百年前战士们对革命胜利的期盼。深处的纪念园并未随着岁月流逝而被淡忘,而是伴随着宁化人民的革命基因与情怀久久盘旋,带着独特红色印记在世界的眼中愈行愈远。

 

  (实践队参观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 余江昊摄)

 

  (实践队参观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 汤芷昕摄) 

  发源历史·时代风华亘古存 

  “这革命之火,照亮未来之路,薪火相传,永不熄灭。”如今,走进宁化,人们依然能感受到那股浓厚的红色革命氛围。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淮土镇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园等地,都是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这些场所不仅展示了宁化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更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强调了红色精神的可贵。 

  宁化长征出发地,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回顾过往,不仅是缅怀千千万万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更是要后人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抛头颅,洒热血! 

  (实践队参观淮土凤凰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核心展示区 王筱萌摄) 

  信仰如磐志不渝,国家昌盛民族昂。终此一行,宁化杏林风华实践队完美收官,红色文化深深烙印在了实践队员的心中,再一次深刻地奏响了独属于宁化的华章,是由先辈们以血肉筑起的坚实保障,是后辈们延绵不绝的歌颂,铭记与传承,才得以见证如今宁化发展壮大仍不忘鲜红底色,镌刻新时代,共铸幸福生活。 

  (实践队参观宁化万里长征出发地 余江昊摄)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宁化杏林风华实践队 

  作者:王筱萌 

  指导老师:林心影、潘志琴、张永强、吴启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