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宁外国语学校“云中农场”:在玉米种植中书写“五育融合”新答卷
2025-04-15 17:11:00
中国教育在线广西分站

  在南宁外国语学校的校园深处,有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云中农场”,这里不仅是绿意盎然的田园,更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学校以“云中农场”为载体,通过蔬菜种植的劳动实践,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教育创新模式,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实践性的学习平台,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了生动样本。

  精心规划,开启种植之旅

  南宁外国语学校的“云中农场”位于校园内的一片开阔地带,这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理想场所。学校将这片土地划分为若干小块,分配给不同班级,由学生们自主管理和种植。在玉米种植项目启动之初,各班级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规划种植方案,从选种、整地、施肥到播种,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亲手操作。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讲解种植规划

  实践育人,融合五育并举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南宁外国语学校充分践行“五育融合”理念,将劳动教育与多方面教育有机结合:

  • 德育: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种植任务,学生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增强了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 智育: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运用科学知识了解玉米的生长习性、土壤成分和灌溉需求,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 体育:翻土、播种、浇水、除草等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 美育:学生们在观察玉米生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还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玉米的成长过程,提升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 劳育:从播种到收获,学生们全程参与玉米种植,掌握了基本的农业劳动技能,培养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品德。

学生播种

移栽幼苗

生长记录

人工授粉

套袋

  收获满满,成果丰硕

  经过几个月的辛勤耕耘,学生们迎来了玉米的丰收。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玉米茁壮成长,学生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收获的玉米不仅成为学校的特色农产品,还被用于学校的美食节等活动,让学生们品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采收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实践

  南宁外国语学校通过“云中农场”的玉米种植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还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五育融合”教育模式,探索更多元化的劳动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南宁外国语学校“云中农场”里的玉米种植实践活动,是学校在“双减”背景下教育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在这里,学生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实践收获成长,用劳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实习编辑:黄庆桃  通讯员:韦梅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