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许粟和孟令帅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Food Chemistry》(IF:8.5,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Effect of hot-air drying processing on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maillard precursors ofDictyophora Rubrovalvatabased on GC-IMS,HPLC and LC-M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贵阳学院孟令帅为第一作者,2023级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聂玉为第二作者,许粟为通讯作者,贵阳学院为第一单位。
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分析了不同干燥温度下红托竹荪的挥发性有机物(VOC)、还原糖和氨基酸的动态变化。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80°C是最佳干燥温度。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变量重要性(VIP)和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分析,共识别出22种关键物质。酯类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起着主导作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丝氨酸(Ser)、谷氨酰胺(Gln)、赖氨酸(Lys)、丙氨酸(Ala)、苏氨酸(Thr)、谷氨酸(Glu)、天冬酰胺(Asn)、戊糖和葡萄糖与酯、醛、酮、嘧啶和吡嗪的形成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阐明红托竹荪的香气物质特征及其产生途径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分析红托竹荪的风味特征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食品风味感知及品质调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药食两用资源特征风味感知及品质调控工程研究中心、贵阳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科研项目等基金的支持。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服务社会,推动学校科研人员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