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扎堆发行 保险公司火拼分红险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北京商报  2010-05-20    

金融类 财会类 医药类 建造类

  兼具保障功能和稳健收益的分红险备受消费者青睐,更受各寿险公司的推崇。近期,寿险市场出现分红险扎堆发行,分红险市场在众多保险产品中一枝独秀。

  分红险扎堆发行

  上周,中航三星人寿推出“家鑫”两全理财计划,中德安联人寿推出“超级随心”分红险升级版,恒安标准人寿推出“恒爱相传”分红险,泰康人寿推出财富人生两全年金保险(分红型),中意人寿也于昨日新推一款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中意福瑞来分红型年金保险……

  这一扎堆发行现象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但大有不断升级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百款分红险推向市场,各寿险公司都施出浑身解数,将公司在产品精算和设计方面的优势凝聚在新款分红险上,如体现返还快、返还高、返还年限长、保障期长等等。

  针对分红险的密集发行,券商分析师指出,这是客观经济环境赋予分红险的优势,因为分红险的红利多少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密切相关,而目前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对于红利提高具有助推效应。而同样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万能险和投连险则因央行利率低、资本市场波动大的影响销售普遍受到限制。

  “分红险受保险公司推崇,与保险行业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不无关系。”也有分析人士如是披露。据了解,在新的会计准则之下,保险公司要对保险合同分拆以及重大风险测试,分红险将绝大多数计入保费收入,而同样有理财投资功能的万能险和投连险中的相当一部分将不计入。在目前“保费为王”的时代,各保险公司自然将力争扩大分红险的销售份额。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到寿险保费的70%。

  分红险如何分红

  不可否认,分红险以分红之名吸引投资者,那么,它又是如何派发红利的呢?

  据了解,派发红利包括现金红利和增额红利,其中现金红利分配是指直接以现金的形式将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保险公司可以提供多种红利领取方式,比如现金、抵缴保费、累积生息等,如中国人寿(24.00,-0.70,-2.83%)、泰康人寿等多数寿险公司都采取这一派发红利方式;而增额红利分配是指在整个保险期限内每年以增加保额的方式分配红利,将当期红利增加到现有保额基础之上,采取复利递增保额,目前新华保险和恒安标准人寿是国内增额红利分配险企的代表。

  据介绍,相关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将分红险“全部盈余”的70%分给投保客户。目前,市场上分红险的平均红利收益率约为4.5%。

  不过,有的公司为了增强分红险的吸引力,除了定期派发红利外,还附带了不定期的特别红利。近日,泰康人寿在重磅推出新款泰康财富人生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时就高调宣布,今年7月起将向全国800多万分红险客户派发超过36亿元的特别红利,这是继2008年之后再次向投保客户递出“橄榄枝”。通过高红利派发的方式增强分红险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惯用方式。

  不能只顾高红利

  “分红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通货膨胀风险和利率风险。”多数保险营销顾问在向投保人推荐产品时都会指出,与传统的以固定利率为基础的保险产品相比,其主要特点就是投保客户有机会分享保险公司经营分红险所产生的盈余,并通过演示方式给投保客户计算未来的盈余数额。

  “演示红利并非保证红利。”一位保险专家指出,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成果,如果保险公司的经营不善,红利完全有可能为“零”。

  为了防止保险营销员在销售过程中以高红利演示来误导投保人,保监会曾于去年发布相关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应在分红险产品说明书封面显着位置,用比正文至少大一号的黑体字提示该产品为分红保险,其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

  上述保险专家提醒,投保人在购买分红险时首先应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保障需求选择保险产品,不能仅关注高红利,如果投保不当在退保时将损失惨重。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金融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