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信托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第一理财网   2010-06-21    

金融类 财会类 医药类 建造类

     201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在这样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信托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信托的机遇与挑战

  受地产新政影响,近期房地产企业纷纷转道信托融资;房地产调控政策抬高了房地产企业从信贷渠道融资的难度,不过调控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关联公司通过信托渠道募集资金,以解现金流不济的困境。

  依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推介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房地产类信托计划78支,较上季度的72支有所增加。如果考虑到其他类别中,有些项目通过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权等方式回避了直接投资流向,估计最终投资到房地产领域的项目实际上还要多些。由于有关政策是在4月份出台,调控效应将于今年5、6月份进一步显现。结合今年一季度房地产信托计划高位运行的情况来看,二季度将更上一层楼。

  受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刺激,证券投资信托也将大放异彩,包括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开立股指期货账户。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引入,代表了做空工具和杠杆交易工具时代的到来。随着更多金融工具的推出,证券投资信托品种将会进入多样化发展阶段,有望推出不同风格和投资对象的信托产品。

  数据显示,一季度共发行证券投资信托89支,比去年四季度有着大幅增长。其中,直接投向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信托有87支,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有21支,专门投资定向增发和大宗交易的信托计划有2支,从产品类型上看,一季度的证券投资信托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010年一季度,信托资产共计23745.4亿元。其中,融资类余额14616.3亿元,占比61.55%。期间,资金信托总额达22101.5亿元,证券投资信托总额为1223.1亿元。资金信托项目中,利用信托方式获取贷款的渠道得以充分运用。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运用于贷款的信托项目余额为13663.9亿元,占资金信托总额的61.82%。此外,投向工商企业和房地产的分别为14.77%和10.64%。

  相比2009年较多的使用增发股拿来作为标的资产的信托计划,今年一季度更多的是市盈率处于相对高位的限售流通股票。在股票市场价格较低时或者上涨初期,利用杠杆参与增发无疑能够给增发投资人带来更大的收益。但是在股票市场价格较高时,尤其是利用估值偏高的创业板股票进行质押,到了信托计划到期的时候,有可能股价已经降低,给信托计划带来风险。同时,以高市盈率股票作为收益权标的资产的,必须设置较低的质押率,保证信托计划的安全。

  除了二级市场股票以外,股权收益权信托的标的还有非上市企业股权、商业物业租金收益权、出租车经营权等。在非上市企业股权收益权中,标的企业有房地产企业、金融企业、能源企业等。除了企业股权以外,只要能产生现金流的其他权益,也可以拿来做成收益权信托计划,如出租车经营权质押、财产权等。

  2010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GDP增速接近12%。在国民财富增长的大背景下,信托行业在2010年一季度表现良好,信托财产规模不断攀升。其中,上市公司股权收益信托和黄金信托正逐渐受到投资者青睐。当前房地产信托与证券信托都处于严格的宏观调控中,虽然在第一季度的数据上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不少信托公司已开始在寻找替代项目。而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权和黄金信托正慢慢异军突起。

  2009年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经济金融刺激政策,刺激政策不仅增强了经济增长势头,还增强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黄金信托产品成为继黄金实物、纸黄金、黄金T+D之后人们的又一选择。

  监管继续从严

  2010年全国信托公司监管工作专题会议在海南落幕,监管层对信托业“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并展望未来”,此举意味深长。2008年和2009年中,监管部门均因配合调控政策而对有关行业的信托渠道进行调控,若今年二季度房地产类信托计划真出现井喷的情况,不排除监管部门依照前例出手调控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信托业走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但在行业回暖的同时,其规范发展问题也日渐突出。信托公司为了高收益而忽视风险因素的情况层出不穷,这也使得监管层逐渐加大了对于信托业的监控力度。

  今年3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10年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点关注银信合作、信政合作、房地产等热点业务,防止非银机构成为商业银行规避政策的通道。堵住信托业风险漏洞,严格监管成为了此次会议的中心思想。此番监管层的表态,被市场各方认为是给近期火热的信托业上的新一道“紧箍咒”。而近期爆出的某信托等产生的投资风险,恰恰证明了监管层严管的迫切性。

  在监管层一系列监管要求中,对于信托公司与房企的合作尤为关注。作为一块丰厚的利润来源,信托公司也紧紧盯住这块业务不放,主动配合。而近期信托监管的逐渐加强,体现出监管层对于该领域可能产生风险漏洞的担忧,这也将使房地产公司失去了一条资金流入的重要渠道。

  随着2009年年报及最新一季报的陆续披露,我们发现,部分信托公司在2009年为获得超额收益,纷纷将其信托产品安排到热门的上市房企及有重组概念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中,这其中的风险已然显现。面对高收益的诱惑,一些信托公司“赌性”十足,其“大胆”操作后所产生的风险正逐渐显现,而监管层近期频出的信托监管新政,更显得正当其时。因为若让这股不良热潮任其发展,将对信托业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

  将2009年与2008年两个年度的经济环境进行比较,似乎容易理解为什么在信托行业的资产总额和信托资产规模大规模上升的情况下,净利润却没有相应大幅提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2008年4季度开始,国家启动4万亿元投资,货币政策变得适度宽松,这些政策在2009年开始显现出效果,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开始更容易获得满足,股票市场也逐步攀升。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了信托公司在投资领域的竞争难度,这样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迫使信托公司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收益以争取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

  正因为如此,进一步暴露出了信托公司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自身业务与银行业务高度趋同,缺乏自主管理能力,缺少对新的投资领域的研究以及对产品的创新。这也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部门极力要求并推动信托公司加强创新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金融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