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卫生资格辅导:ICU病人测量背部体温的护理观察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考试吧 2011-04-22 大 中 小
体温是重要生命体征之一,对体温的观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和分析疗效。因此,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临床多采用腋温或口温法监测病人体温,对消瘦或不能合作的病人则难以取得准确的数据。
1.人体各部位温度并非完全恒定一致。深部温度相对稳定,体表温度易受环境、衣着等影响,极不稳定。生理学所述体温系指平均深部体温,临床常用口腔、直肠、腋窝温度反映深部体温。虽然体表温度不稳定,但由于机体主要产热组织为躯干肌肉、内脏器官和脑,故头部、躯干部皮肤温度相对变化较小,温度也较四肢等部位高。ICU病人长时间卧床,背部皮肤与床褥紧贴亦可形成一相对密闭环境,使背部散热少。因此,也能反映病人体温,尤其对昏迷或不宜用口腔、腋窝测量体温者更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实验中对行机械通气或约束上肢的病人测腋温时需专人守护,使其腋窝密闭才能测得正确体温,而背温测量无需专人守护。
2.血液循环是体内传递热量的重要途径,凡能影响血液循环的因素都会影响背部温度,如环境温度、情绪等。温度过低、情绪紧张则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深部体热不易带到表层;环境温度为31~32℃时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蒸发散热,使背部相对密闭系统的导热度增大,增加散热机会。因此,为增加体温的稳定性,病人需处于安静状态,室温以23~25℃为宜。实验中有1例创伤性休克病人2次测得腋温均高于背温0.3~0.4℃。因此,对外周循环衰竭的病人不宜采用背温法。
3.测量背温时,应避免可能导致散热加快的因素。如病人暂停床上活动及翻身,以免空气对流而增加散热;体温计与床褥贴紧,保持床铺整洁干燥,以减少传导散热。由于深部体温需通过血液循环途径传导至背部,为使背温达到相对稳定值,测温时间至少需10min,对于活动较频者应适当延长测温时间,以保证数值准确性。对躁动不合作者不能采用背温测量法,以免折断体温计造成损伤。该组排除了汗液较多者,因此,对于背部有汗者需擦干汗液后几分钟才能测量,需作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