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卫生资格《外科主治医师》必备知识点(41)

http://zige.eol.cn  来源:考试吧  作者:  2015-05-08    

医药类 财会类 建造类金融类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因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1983年,Key首先报道了脊柱韧带骨化现象,并称之为“韧带骨化性脊柱炎”。1960年,日本学者尸解时发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导致了脊髓压迫症。1964年,Terayma将该病理变化命名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为人们所广泛接受,成为一种独立的临床性疾病。

  病因

  后纵韧带骨化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的常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清蛋白等均在正常范围。其与葡萄糖代谢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后纵韧带骨化症是一个老年性疾病,好发于50~60岁老人中,60岁以上的发病率可高达20%。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临床表现

  1.一般概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与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因此患者早期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当骨化块增厚增宽到一定程度引起颈椎椎管狭窄时,或是病变进程较快以及遇到外伤时,或后纵韧带骨化虽不严重,但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时,则可造成对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压迫,因而患者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

  2.颈部症状

  病变早期患者颈部可由无痛而逐渐出现轻度酸痛及不适,颈椎活动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受限,以头颈后伸受限为明显。当被动活动超出其正常活动范围时,可引起颈部疼痛或酸胀感。

  3.神经症状

  主要是脊髓压迫症状,其特点是不同程度、有间歇期、慢性进行性、痉挛性四肢瘫痪。一般先从下肢开始,逐渐出现上肢症状。少数病例亦可先出现上肢症状或四肢同时发病。

  (1)上肢症状 主要是一侧或双侧手部或臂部肌力减弱,并出现麻木、无力及手部活动灵活性减退,严重者不能拿笔持筷或捏取细小物品。患者握力大多减退,肌肉呈中度或轻度萎缩,尤以大、小鱼际为明显。

  (2)下肢症状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抬举困难,拖地而行或步态颤抖不稳,有踩棉花感。内收肌痉挛明显者行路呈剪式步态,同时可有双下肢麻木、无力、痉挛,严重者不能自行起坐及翻身,完全瘫于床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髌阵挛阳性,病理反射多为阳性,可有深感觉及浅感觉减退。

  (3)其他症状 主要是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小便失禁。排便功能亦多低下,每3~5天一次,常有便秘及腹胀。患者胸腹部可有束带感,并易于查出痛觉障碍,平面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4.后纵韧带骨化症脊髓受累程度的分型

  脊髓及脊神经根受累的程度不一,甚至可毫无改变。临床上一般是根据神经组织受累的程度不同而分为以下五型:

  (1)脊髓横断瘫痪型 包括四肢麻木、运动障碍、手指精巧活动受限、步行困难及排尿失控等表现。

  (2)布朗征 表现为一侧运动麻痹而对侧感觉障碍,此在后纵韧带骨化症中较为常见。

  (3)袜套样麻痹型 手与足的指、趾部感觉异常(麻木异物感),并伴有手足的运动障碍等,呈套状。

  (4)脊髓中央管型 表现为手部严重瘫痪,而足部却几乎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度运动障碍。

  (5)神经根型 患者有颈项部疼痛或一侧上肢疼痛。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医药类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