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主管护师考试《社区护理》辅导:传染病基本概念

http://zige.eol.cn  来源:  作者:  2009-06-12    

医药类 财会类 建造类金融类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是由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在人群中造成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传染源

  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宿主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分为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等。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容易受传染。

  三、传染病的分类及疫情报告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的37种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1.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j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员工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丙类传染病

  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发现甲类传染病,在城镇应于6h内报告,在农村应于12h内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在城镇应于12h内报告,在农村应于24h内报告;发现丙类传染病,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均应于24h内报告。对于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甲类管理。

 

分享到 更多

收藏此页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教师资格课程随意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医药类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